Saturday, March 27, 2010

美國 Quarter 新系列登場

我們這個世代的留學生都曾經知道,剛來美國的時候,發現人家的 25分錢 (quarter) 硬幣有好多種,好像有很多不一樣的圖案。上網一查才知道,這是一個 1999 年開始的特別 program,美國國家鑄幣局 (US Mint) 每年從 50 個州裡,選五個州發行特別設計的該州特色圖案 quarter,依各州成立的順序發行到 2008 年結束。現在 50 州的 quarter,加上 2009 年製作的 District of Columbia 和各個美國屬地(波多黎各、關島等等),都已經發行完畢。

我還記得自己剛來美國的時候,上網查完資料,用手抄了一張哪年發行哪些硬幣的 schedule,放在收藏的盒子裡。那時候想著,為期這麼長的 program,要等到何時才能收集完畢。時光荏苒,很快地 2009 年就這麼不知不覺地過了。

不過國家鑄幣局大概是做特別設計做上癮了,2009 年 statehood 系列告一段落之後,馬上又立刻發動新的十年計畫。這次的計畫名字叫 America the Beautiful Quarters Program,預計從 2010 年開始,針對目前美國國內 56 座國家公園及有特殊意義的 national sites(每州選出一個代表),發行特殊設計的 quarter。

關於這個 project 的詳情可以參考 http://www.usmint.gov/mint_programs/atb/
網頁內有各州當選的公園及發行時程的說明。

今年在網路上逛到這則新聞,像我這種喜歡國家公園的人,立刻就呈現冒出大心的狀態。這個系列感覺比上個 statehood 系列更有吸引力,我又要開始努力收集了。

不過當這個系列發行完畢之後,市面上屆時就會有過百種 quarter 在流通,難道不會因此造成貨幣的混亂嗎?反正貨幣制度不關我的事,能收集到可愛的 quarter 我就開心了。

Wednesday, March 17, 2010

Blog 聯播:US 2010 census,台灣人 race 請勾 Other Asian 並填入 Taiwanese

最近美國本地熱門的新聞是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census)。這個人口普查是美國政府了解國內人口組成的重要措施,因為美國沒有戶籍制度,也不是像台灣每個人都有身分證字號一樣,並非大家都有SSN。若非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美國政府很難知道到底國內有多少人;美國移民眾多的環境(不論是合法或非法的),更使得這種了解難上加難。

最近在各大 BBS 和 facebook 上的台灣人社群,都有人在推廣以下的做法:台灣來的朋友,請在這個 census 裡的 race 勾 "other Asian" 並填入 Taiwanese。

還有人為宣傳這個做法,努力地做了一個影片
http://www.taiwaneseamerican.org/census2010/

重點是,因為人口普查的資料,會是未來多年美國政府行政的參考,如果台灣人想要真的成為一個"族群",那我們應該要 present ourselves。

日前我也已經收到了問卷,發現這個 race 的問題,很有意思。似乎美國人對自己比較不了解的區域(例如亞洲),就把人種分得非常細。race 之中,能夠勾選的選項就有 Chinese、Asian Indian、Filipino、Japanese、Korean、Vietnamese,另外還有 Other Asian 自己填族群的專用空格。但白人的部分,只有用一個 White 就概括全部(高加索人和白種墨西哥人和猶太人,應該不能算是同一種族吧?)。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做法,我不甚了解,如果有見解的人,歡迎在這討論。

本篇文章請大家廣為宣傳。

Sunday, March 07, 2010

2009 所得稅心得:兩個錯誤

最近我初步完成了 2009 個人所得稅的試算。不算還好,一算驚人。我發現自己在計算/規畫所得稅上,似乎犯了兩個重大失誤。我相信這些失誤不會只發生在我一個人身上,現在離美國報稅截止日還有一個多月,我就打鐵趁熱,趕快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對大家今年或往後的報稅,有些幫助。

我犯的錯誤一是在美國聯邦稅 1040 表格的第十項: Taxable Refunds, Credits, or Offsets of State and Local Income Taxes。以往,如果我有前一年加州州稅的退稅的話,我就很自然地把加州退稅的錢,加在這一項裡,當做所得的一部分。這個做法乍聽之下很合邏輯:既然有州稅退稅,表示再前一年州稅預扣過多,而州稅預扣的部分,沒有計算在聯邦稅的所得裡,所以這些錢並沒有被收過聯邦稅,因此必須要在今年重新算成所得,補繳聯邦稅。

錯誤。至少在某些條件下是錯誤的。在這個項目的說明,有一個但書 "None of your refund is taxable if, in the year you paid the tax, you either (a) did not itemize deductions, or....." 美國聯邦稅允許每個人有 $5700 的 standard deduction(2009 年的金額),而這 standard deduction 是大家都有的。只有州稅預扣超過 $5700 的人,才會去使用 itemized deduction。既然大家都有 standard deduction,那除非前一年的州稅預扣超過 $5700,在計算聯邦稅的時候,才會發生上一段述敘的,州稅預扣的錢未繳聯邦稅的情形。對州稅預扣在 $5700 以下的人(所有只領 TA/RA 的學生和所得不高的人士應該都屬這類),不論州稅預扣是多少錢,都會自動採用 standard deduction,而這個 deduction 是大家都有的,因此不構成州稅預扣的錢未繳聯邦稅的問題(因為預扣的錢比 standard deduction 少的話,在計算聯邦稅的時候,州稅的預扣是完全沒有考慮進來的),也沒有州稅退稅應該要補算成所得的情形。

看起來是很明顯的規則,為什麼自己以前從來沒有注意到哩?剛剛拿出過去的稅表一看,才想起來原來 NR(non-resident)沒有 standard deduction 可以用。我 03-07 都是 NR 身分,所以州稅預扣都是 itemized deduction,所以 04-08 年的所得稅計算的時候,都的確應該把前一年州稅的退稅加回去。08 年是我第一次以 resident 身分報稅,因此 09 年也就是現在在算的所得稅,我第一次符合若前一年使用了 standard deduction 就不必把州稅退稅加為所得的規定。

結論雖然是我沒有犯錯,但我覺得這個是很大的陷阱,特別是之前都以 NR 身分報稅,最近剛畢業變成 R 的新上班族,或者是 NR 身分報稅已滿五年,要轉成 R 身分的學生,要特別注意這個狀況。

至於錯誤二是比較屬於長期規畫的失誤。試算完畢後,我發現自己的聯邦稅和州稅可以各退稅一千餘元,這是一個應該要讓人感到非常傷心的事實。常常我聽到很多人開心地說,今年我可以退稅多少多少錢,基本上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 退稅的錢,本來就是我的。會發生高金額的退稅,表示我去年對預扣稅的控制不佳,害我把本來可以自由使用的錢,無息借貸給山姆大叔或阿諾,到了報稅結算的時候才討回來。如果過多的預扣沒有發生,這些錢在去年就應該隨著每張 paycheck 進入我的口袋,我可以用它們去吃大餐,去旅行,或去定存賺利息,或投資,或買任何我想要的東西。退稅的發生,就表示我毫無理由地,失去了在去年使用這些本來就是我的錢的機會,是一個任何人都應該小心計算並且避免的事情。

不過,調整每張 paycheck 預扣稅的金額,並沒有那麼 straight forward。理由是,這個金額並沒有辦法自己直接 specify 一個數字,而是要透過 W-4 表格上的 allowance 這個欄位來調整。Allowance 這個數字,最小寫 0(這樣子會預扣最多錢),最大則似乎沒有上限(數字越大,預扣越少),但 allowance 值和預扣稅的金額之間的算式,好像並沒有公布,因此這個調整很難一次到位,需要仔細觀察自己今年預計會有多少所得,因此該繳多少稅,然後推算每張 paycheck 的預扣是否足夠,往往要改動數次 allowance,才能達到一個差不多的數字。

而且,預扣稅的計算式十分愚笨,它的基礎架構是,從每張 paycheck 的金額 extrapolate,來預估全年的所得,然後用那個預估的所得的稅率來預扣。這種情形特別不適用於所得會上下波動的人士,比如說學生暑假做 intern,就會預扣太多,因為它是以假設這個學生整年十二個月都是領這樣的薪水來預扣稅;同理,如果上班族領到一張特別大張的 bonus,那這個 bonus 會被預扣超多稅,因為它的假設是我整年每張 paycheck 都是這麼大張。

所以,最基本的應變原則是,只要發生了任何本薪之外的收入,就應該注意預扣稅的金額,然後採取適當的應對(修改 W-4 的 allowance 值)。調整的目標應該是,要讓預扣恰到好處,明年報稅的時候不會有退稅的發生。不過這裡面有一個玩火的危險,要是預扣太少,明年報稅時補繳太多稅,會被國稅局罰款。預扣稅太多沒有利息,預扣稅太少竟然要罰款,這真是不公平的政府-納稅人關係啊。

另外我也懷疑,預扣稅沒有移除 tax-deferred account 造成的影響。例如我去年的 401k 是放滿 16500 元,這些錢目前是不用繳所得稅的,剛好我的加州州稅就差不多是可以退 16500 x 9%(我的加州州稅邊際稅率)。這部分究竟是怎麼回事,還要再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