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03, 2013

【閱讀筆記】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Abstract: This is my comments on the book title <> by Dr. Michael Sandel. Overall a great read, thought provoking, intellectually enlightening, and entertaining at the same time. Simply can't put it down. Highly recommended to all.

翻開 blog,才發現我半年沒寫新文章了!並不是無心經營 blog,但生活實在是過於忙碌,加上前陣子身體有些狀況,很多想寫的東西,才一再被延後。

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卻是個意外。這是我去年回台灣的時候買來想讀的書。結果沒時間看,一擱就是快一年,直到一月一日元旦假期在家,才打開來。結果,一看就欲罷不能,這兩天還帶去公司趁沒事的時候快看;一看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上來分享心得。

其實這本書和作者在台灣都已經相當廣為人知。作者 Dr. Michael Sandel 是哈佛大學教授,這本書英文標題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是他在哈佛教授的 Justice 這門課程的內容整理成書。該門課是哈佛的熱門課程,近年來往往有破千人選修,哈佛大學也曾將課程錄影放上網路,向全世界公開。前些日子,我從一些朋友的 facebook 近況得知,似乎 Dr. Sandel 有到台灣來演講。

書名為正義,不禁讓人懷疑:某事正義與否,是一種價值判斷,跟我本人的偏好、信念、文化背景、兒時所受各種教導有關,為何可以在大學公開講課?難道哈佛大學的學生需要進一步的生活與倫理的教育嗎?還可以集結成書?難道是本勸人為善的勸世文大全?

結果,閱讀本書讓我大開眼界。書名為正義,但它並不是一本勸世文。經由探討何謂正義,作者帶領大家綜觀各家思想,了解西方思想史上對正義、道德、人權、自由等等觀念的闡述。作者龐徵博引但卻又深入淺出,使我讀來暢快淋漓。讀完本書,不但對西方古今哲人的思想快速地有了粗淺認識,而且更對它們如何影響現今社會對公義、自由、平等等價值的看法,有了理解。

我覺得作者最厲害的是充分使用種種例子來點明各家理論的生活實例應用。哲學本身充滿了對外行人來說難以捉摸的概念和術語,若只做理論上的陳述,會流於生硬難讀,在課堂上也難以討論。然而作者代入種種時事和巧妙安排的故事,使得讀者能容易地抓住問題的核心。本書的中文譯者樂為良先生譯筆通順優雅,對推廣這本優良好書給中文讀者而言,亦功不可沒。

但此時此刻閱讀本書,對我來說,除了智識上的成長之外,更讓我感到滿足的是心靈上的解放,因為腦袋接受了不同於平日生活的新的刺激,而感到滿足。這話怎麼說呢?仔細深究,才發現人到了這個歲數,很多時候閱讀、找資料都是以實用為目的,滿足需要為主,卻很少再像學生時代,為無特定目的的求知而讀書。像這本書,我讀完之後,並沒有學到什麼是真能在生活上馬上派上用場的東西,但是卻像打開了一個心裡久沒有被觸動的開關,有如久沒有運動悶了很久的人,去操場跑上幾圈那樣,感到心靈澄澈,無比滿足。可能這正是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吧。

說到這裡,正好最近偶然看到台灣有條新聞,勞委會主委說「大學畢業生缺乏技術能力」。但我覺得大學不應只是培養技術能力,也要教育具備優良智識的公民。哈佛大學學生能受到這等教育,我非常羨慕,這堂課程應該比我們從前(或現在大學生)當營養學分的大部分通識課都強上不知多少。大學之教育,正應如此。

Justice 這門課的錄影,可以在此一觀:

http://www.justiceharvard.org/

我又發現,自從在美國定居以來,好像我越來越少接觸公共議題。美國的部分,因為非公民沒有參政權,所以從來就不想理它;而台灣的部分,又因距離遙遠,很多時候無暇去了解(比如說最近很紅的反媒體壟斷,先前一段時間的健保改革,還有更久一點的 EFCA 等等,我都只知皮毛,沒有真的去多了解或形成意見)。所謂用進廢退,我對公共議題的思考習慣,可能還不及大學時候 - 讀這本書裡種種交叉辯論,讓我回想大學時代和三五好友談論種種議題的快樂時光,恍如隔世。是說人生到了一定階段,非得為柴米油鹽奔忙,但生活裡的確應該存在有更高層次的心智活動。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