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1, 2007

旅行的意義

我旅行了3000哩,穿過美國大陸。這件事對我來說有什麼意義?

我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然後發現這趟旅程對我,超過單純的玩樂或搬家,而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我直到快要完成這趟旅程的時候,才驚覺到這比較深層的意義。

做為一個PhD學生,我常常需要面對不確定性。手上的實驗和研究計畫的不確定性、從一堆數據裡能不能找到有意義的發現的不確定性、對我何時能夠畢業的不確定性、還有整體來說,對未來何去何從的不確定性。有很多時候,我發現這種不確定性對心理上的挑戰是相當巨大的,它雖然是無形又難以形容的,但是卻不比任何具體的挑戰,例如寫出一篇論文或程式來得容易。相反的,正因為它的無形難以捉摸,我反而覺得,這種不確定性才是我最大的挑戰。有時候這種不確定性會帶來極大的不安全感,讓自己不確定到底我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有意義,或甚至我的存在到底有沒有曾經有意義過或未來可能有意義。有些時候,這種感覺會變得如此強烈,讓我幾乎沒有辦法打起勇氣繼續走下去。

這對我來說是一場內心的戰爭。對這件事,我覺得非常難以尋求別人的幫助,我需要自己走出來,說服自己我有辦法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我要證明給自己看,如果我一開始手上有一個看起來不容易實現的模糊的計畫,如果我堅持下去,全力以赴,一路上浮現的種種不可測的困難終究是可以解決,我終究可以過關斬將,走到我想到的地方。

站在我 PhD 之路的十字路口,我把這次跨州搬家當做一種試綀。一個機會讓我證明給自己看,我可以一個人面對許多不確定性,然後把事情都處理好。有些人跑馬拉松證明自己。有些人爬山證明自己。而我恰好選擇了開車來證明自己。

然後我成功了。雖然說這樣一次旅行對很多人來說都不能算什麼(至少我不可能把它放在我的履歷表上),這種心靈上的滿足,真的只有自己才知道。現在我說服了自己,不確定性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願不願意把自己的方向定下來,然後前進。如果我能夠有這種決斷,那麼大部分的困難,都可以被解決。一件事情,從來就很少有能讓我從頭到尾一口氣看個清楚,毫無疑問,然後才開始進行 - 任何有一定複雜度的工作都是這樣。不過,這不應該構成裹足不前的理由。

雖然說都是老掉牙的道理,不過我覺得它值得重新被理解被學習。這是我曾經在 2006 年夏末,獨自開車橫跨美國之後,重新體會到的新版本。

誰來旅行?

我旅行的時候,總是對和我一起到同一個地方旅行的路人充滿了好奇。我習慣打開眼睛仔細觀察,他們是誰?為什麼來這裡?他們旅行的方式和我一樣嗎?以下就是我一路上的一些觀察。

加州是美國人口相當多的州,因此在靠近加州的地方,常常都會見到很多加州出來的遊客。例如說,在 Vegas,每十台車大概就有三台是掛加州的車牌。隨著我逐漸東行,加州的鄉親也越來越少,不過加州人實在是很多,所以一路都還是有零星出現,直到了 Kansas 左右才慢慢消失。

每個地方的遊客組成也是我觀察的重點。在 Vegas,幾乎從世界各地來的遊客都有,每個種族的人都有許多代表來到 Vegas。但當我來到了 Utah 的國家公園,除了美國本地人之外,似乎歐洲人明顯地比其它地方來的遊客多。

因為我在學校的主修是 EE/CS,我身邊幾乎隨時都充滿了印度來的同學。有趣的是,當我旅行的時候,一下子身邊少了印度人,就突然還蠻想念他們的存在的。我記得自己在 Denver 排隊 check in 旅館的時候,聽到後面傳來印度的口音,我還要稍微克制自己,不要回過頭去擁抱這個路人。這實在是很奇妙,有時候我們對身邊某些事物的存在會那麼習慣,習慣到直到把這個元素抽走了,我才發現這個元素的存在。

最後,我在路上也好幾次看到正在和我做一樣的事情 - 開車搬家的人。有些人租了 U-hual 卡車,有些人像我一樣用自己的小客車。有些人帶著寵物一起搬家,所以到了休息區,就要帶牠們去散步。看到這麼多自己開車搬家的人,我就了解到我的處境並不孤單。雖然我從來沒機會跟任何一個搬家的人講到話,我暗自祝他們一路順風,平安到達各自的目的地。

停在 Motel6 的 U-haul

budget 租車公司的卡車,後面還加掛小客車充當第二節車廂

另一台 U-haul.

總結算 - 回顧和費用分析

每次我結束一趟旅行,總是還有這個不那麼有趣的部分在等我進行。我習慣旅行之後回顧一路上的花費,然後列出結算清單。雖然說這算是個人資訊,但是我想我還是把它列在這,讓想要像我一樣跨州搬家或純旅行的人了解一下,你大概會花多少錢。

在故事的一開始,我有列出我大略的行程表。現在你看到的是我最後實際上進行的行程(和計畫不同的地方以藍色標示):

天數 上午 下午 晚上 住宿 估計哩程 實際哩程
1 Leave LA, heading Vegas Arriving at Vegas Vegas Vegas 270 289
2 Vegas Vegas Baseball Vegas 50 0
3 Vegas Vegas Vegas Vegas 50 30
4 Vegas Vegas move to Springdale, UT Springdale, UT 158 195
5 Zion NP Zion NP move to Hatch, UT (or Bryce) Hatch, UT 76.1 65
6 Bryce Canyon NP Bryce Canyon NP
Hatch, UT 100 115
7 Leave Bryce Canyon Drive through Capital Reef NP Arrive GreenRiver, UT GreenRiver, UT 231 259
8 Canyonland NP Arches NP Moab Moab, UT 100 172
9 Arches NP Arches NP Leave for Denver Denver 354 404
10 Denver city tour
Denver Baseball Denver 30 12
11 Leave Denver driving Arrive at Topeka, KS Topeka, KS 433 535
12 Leave Topeka, KS Arrive at St. Louis, MO Baseball St. Louis, MO 422 325
13 Break in the hotel
Leave St. Louis Keep driving Nashville, Tennessee
316
14 Keep driving Arrive at Atlanta Meet with friends
Atlanta, GA 554 245
15 Leave Atlanta Keep driving Arrive at Gainesville, FL!!! Home, sweet home
331 334





3159.1 3296

整體來說我的實際行程和當初的計畫差距不大。所有我預計的停靠點,我幾乎都依計畫行事。我對我正確的哩程預估感到特別得意 - 誤差在 5% 以下 :-)。

至於花費嘛,我這趟總共用了 1800 元左右,從我上路的第一餐開始,到洗出旅行的最後一張照片為止,所有的花費都包括進去了。我對這個結果不是特別開心,因為我的花費比預計的高出一些。但是,反正旅行常常都是很花錢的,而且我這次玩得很開心,所以我也就沒有特別在意。更詳細的花費細項如下:

食物
住宿 汽油 其它
249.2 797.64 370.3 382.89

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住宿費實在是一大殺手。雖然我一路儘可能用 Priceline 和 motel6,省了不少錢,這一項花費仍然占了總費用的 44%。一個人旅行的話,這實在是難以避免的罰金,如果我繼續一個人旅行,這種花費總是讓我頭痛 - 不過我也預期短期之內我的心態難有改變,所以我只好把這些費用硬吃下去了。因為是開車橫跨美國,花了不少錢在汽油上是理所當然的。夏季油價貴,車子又是滿載,幸好小白是 Toyota Corolla,幫我省了一些錢。至於"其它"這一項包括了娛樂、紀念品、棒球票等等。看起來好像有點高,不過如果我這樣分:






食物
住宿 汽油 其它
Vegas之前


104.5 204.64 40.9 196.13
Vegas之後


144.6 593 329.4 186.76

就會發現在 Vegas 這個資本主義的極致都市,我花了不少錢在食物和其它項目上,主要是看秀和吃 buffet 的花費。過了 Vegas 之後,因為我主要都是去國家公園,因此實際上並沒有花多少錢。如果你能夠找到伴同行,分攤住宿和油錢的話,我可以保證,開車跨國旅行,真的是很划算的經驗。

八月三十 - 尾聲

我一大早就告別朋友繼續南行。在離開亞特蘭大之前,當然我也要去 Atlanta Braves 的主場參觀一下。這支球隊在 1990 和 2000 年代前半簡直就是活生生的傳奇,國聯東區十四連冠的成就,我想恐怕很難很難被打破。我開車到達 Turner Field 拍了幾張照,這也是我路上最後一個停留的棒球場了。

Turner Field,傳奇的國聯東區常勝軍勇士隊的主場

這個奧運五環標誌在 Turner Field 附近,是我在亞特蘭大找到唯一他們在 1996 年主辦奧運的證據

我今天一整天都處在怪異的心情裡。我知道在上路了這麼多天之後,我終於可以回到家了 - 一個我從來沒去過,也不知道到底長得什麼樣子的家。雖然這種說法很奇怪,但我還是很高興我終於可以到家了。但是這最後一段路比我想像中的長,雖然 Georgia 和 Florida 是隔壁州,但是 Atlanta 位在 Georgia 很北邊,我一整個上午都還在 Georgia 境內,覺得州界怎麼開都開不到。一直到過了中午,我才終於跨過最後的州界。

歡迎來到 Florida,又稱陽光州,也是我在美國的新家

Florida 是美國南部觀光勝地,我可以看到他們很努力地建立他們的 welcome center。畢竟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嗯…這實在是我一路上看過最大最華麗的 welcome center 了

我在訪客留言簿上寫下我入境 Florida 的證據。有圖有真相。

跨過邊界繼續南行,我發現自己越來越沒耐心了。我真的希望我可以穿越空間,立刻到達我的目的地。再一下,再一下就到了,我大概跟自己說這句話說了幾十次吧。在高速公路上每經過一個標誌,就有更多新線索告訴我,我快到了。我也不自覺地開心起來。

經過這麼多天,我又看到了熟悉的 I-10 標誌,不過這是 I-10 的另一端了

終於 Gainesville 進入了哩程表

U of Florida,我來了

我離開高速公路,第一次駛入 Gainesville 這個大學城。我想,我大概是極少數從陸路到達的國際學生之一吧?我很快就找到了我出發前就租好的公寓,我同一個實驗室的同學兼未來的室友,Sapon,正在等我。他幫我拍了幾張我或許不那麼想公開流傳的照片。但是,為了有始有終,圖在這裡:

這是我完成 3000哩跨國長征的瞬間。我辦到了!

在完成旅途的喜悅之後,我馬上要向小白敬禮。它的表現非常優秀。

因為要表達我非常愛它一路上的合作,讓我能安全到達,我只好親吻我的汽車…

…然後還要擁抱它

終於到了甜蜜的家。嗯,這只不過是四面牆圍成的一個空房間而已…看來還有很多事要做。不過,不管了,我現在什麼都不在意了。我只是很高興我明天終於不用再開車了。

八月二十八~八月二十九 - 在苦難中前行,聖路易到亞特蘭大(Atlanta)

昨晚看完棒球回來,我覺得人很不舒服。雖然說心情上很high,但是這已經完全無法讓我忘記生理上的痛苦。我的背痛得非常厲害,是一種我從來沒有體會過的,奇怪的痛,我覺得或許是因為長途開車久坐的關係吧。事實上,我在棒球場的最後幾局,已經痛到幾乎連坐都坐不直了。

幸好昨晚 Priceline 大神許了我一間很不錯的旅館。床鋪很硬,浴缸也很大。我可以整個人泡在熱水裡面幫助血液循環,然後躺平在夠硬的床上。雖然說稍有幫助,但是還是不舒服。

今天早上我本來計畫要去參觀 Gateway Arch,難得訂到走路就可以到 Gateway Arch 的旅館,我卻不得不取消這個行程,因為身體狀況實在是差。本來我前一兩天還很有野心地計畫,看要不要一天從 St. Louis 趕路到 Atlanta,現在在這種身體情形下也不得不放棄了。我覺得背痛成這樣,還是不要勉強比較好。

所以我現在有一整天的時間,沒有行程,只要從 St. Louis 開到 Nashville, TN 就可以了。300哩的短行程看起來很容易,所以我利用早上的時間在旅館多休息,讓身體盡量回復到好一點的狀況。回過頭來看,我很後悔來到 St. Louis 卻沒有去 Gateway Arch,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妥協是必要的。

這天沒有什麼特別值得提的事情,不過我身體回應背痛的方法倒是很神奇。在背痛的影響下,似乎我的身體自然地找到了一個更適合開車的姿勢(像我在這篇文章提到的一樣,整個背貼在椅背上開車會好得多)。當人特別疲勞的時候,有時候反而會自然而然地找到更省力的做事方法。就像株羅紀公園裡面說的一樣,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的。

現在我已經對旅行覺得有點厭煩了,我只想安全地早日到達我的目的地。我一路上沒有多繞路參觀,於是在日落之前就到達了 Nashville。為了儲備接下來開車的體力,我進了旅館就整晚沒再出來。

那天晚上,我在房間裡回想一路上發生的種種,結果發現一路上發生了好多事情,其中有很多是我希望拿出來分享的。和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一起,分享這次旅行的點點滴滴。我覺得我有一次非常棒的旅行,而且有很多故事可以說 - 我信相其中有一些經驗太好了,不應該把它們佔為自己獨有。於是我在一張小紙片上寫下我想要分享的行程和一路上腦袋裡閃過的想法,最後,這張紙片就成了你們現在看到的這個 blog 的大綱。

隔天我繼續南行。我每跨過一州,天氣就更熱一些,我也知道我離目的地不遠了。我在兩天之內跨過四個州,來到南方大城 Atlanta,也是我此行最後一個預計停留的城市。

在 I-75 上準備進入亞特蘭大,我經歷了離開 LA 十四天以來第一次塞車

我一到 Atlanta 就去拜訪我在 GIT 念書的朋友。經過一路上十四天的獨處,我很高興終於又見到熟人。我朋友帶我在 GIT 校園逛了一下,我當初申請學校的時候很想念這邊,可惜沒有上。以下是幾張照片。

The symbol for GIT

The steam engine at GIT

The Tech

那天晚上我和朋友們一起吃我在路上的最後一餐晚餐。一路上我都沒機會吃到中餐,而且都是一個人吃飯,所以那天晚餐我吃得特別開心。當晚我借住在朋友家。在入睡之前,我想了很多事情。我知道旅行明天就要結束,而我真的感到非常高興自己利用這個搬家的機會,安排了一趟橫跨美國的開車旅行。我得到了非常好的寶貴經驗,可以讓自己日後回味再三。我想著想著,帶非滿足的微笑進入夢鄉。

向促成我這趟旅行的先驅們致敬

當我規畫這趟搬家之旅的時候,我把它設定成一場大冒險。我認為我將會橫跨美國,去到很多不知名的地方,然後,當我結束這場旅行的時候,我可以回顧我自己的行程,然後宣稱我完成了一次很大的探險。我可以自吹自擂,說旅程有多困難,然後我克服了這些困難。

但是隨著旅程進行,這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就慢慢消退了。事實上,這種跨州搬家根本一點也不困難,成千上萬的人天天都在做,更遑論是"一場大冒險"了。一路上都有規畫良好的道路可以跟隨,有城市可以住,有地圖和網路上無盡的資訊可以查。我旅行的距離越長,就越加確定,這一路上實在是沒有什麼我可以用來自吹自擂的材料。這些所謂探險的光榮、發現的喜悅,我認為應該是屬於那些偉大的前人,在他們的年代,他們用遠見、膽識、血和汗交織出很多重大的發現,所以才讓今天的我可以追隨他們早就被大家走到爛的腳步。

州際高速公路

我在美國的頭三年住在 LA。在 LA 的生活和當地無所不在的高速公路系統息息相關,很容易地我就陷入了一種假象,認為這些高速公路一直都在那邊,準備好給我們使用。當我遠離城市,我才理解到當然事實不是這樣的。州際高速公路在這個幅員廣大的國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切過荒野,把零星四散的城市連結起來,大大地便利了長距離的旅行者。當我一路穿過這些城市間綿延百哩的荒野,我就理解到這些州際高速公路當然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有人構思出來的。這個人一定有非常偉大的遠見,才會提議建設這樣子龐大的系統。我稍微在網路上找了一下,就發現美國州際高速公路系統之父是50年代的 艾森豪總統 (Eisenhower)。不管他們當時為什麼想到這個系統,顯然他們嘉惠後世的旅行人良多。

在一個休息區有這麼一個牌子,記念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建立

一開始建造州際高速公路系統就已經困難重重,但維護也同樣需要很大的努力。一路上我看到很多不同路段的施工,讓整個系統維持在良好的狀態。這個工作不但辛苦,潛在危險也極高。我認為這些人也是讓整個國家運輸保持順暢的無名英雄。

但是,不論是造路的人還是修路的人,這些人也還是追隨者 - 他們追隨了百餘年前從美東往美西拓荒的人的腳步。這些拓荒者建立了初步的聚落和小徑,後來才慢慢地發展成城市和道路。說實在很難想像,我這一路上經過的城市,在兩百年前大多只是一片荒野而已。美國的西拓史,從今天的角度看來或許有它野蠻和政治不正確的地方,但是毫無疑問的,沒有這些歷史,就沒有我今天的旅行。而我要衷心的感謝,因為我追隨了這些人集體的腳步,有了一趟非常棒的旅行。雖然說這些事都是和我沒什麼相干的歷史,但奇妙地在這趟路上,我能感到我和這些探險家有某種心境上的相連。或許是因為,雖然我們所處的時空大不相同,但是我們旅行背後的驅力卻是相似的。他們的故事,或多或少鼓勵了現代的我,嘗試這種旅行。

我這種情感在我到達 St. Louis,看到聳立的 Gateway Arch 的時候,達到最高峰。這個 Gateway Arch 標示了十九世紀早期 Lewis 和 Clark 的探險的起點。他們是第一支從美洲內陸步行到太平洋岸的團隊。我站在那裡看著這座拱門,試著想像兩百年前從這裡動身,一路走到我出發的西海岸,沒有汽車,沒有道路,甚至沒有地圖,會是什麼樣的情形。無疑地這需要極大的勇氣,他們接受了挑戰,最後成功了。這實在是難以想像。

Gateway Arch 激起了我對早期探險家的敬佩

各州的 Welcome Centers

講古講得夠了,我們把時代拉回到現代。州際高速公路是很棒的系統,但是,雖然它的主體是道路,其它的"配角"也是一樣重要的。一路上,我曾在許多休息站和州界處的 "welcome center"(各州建立的歡迎遊客的中心)停留。一開始我的目的只是單純收集旅館的 coupon 而已。不過後來,我發現有全能的 Priceline 和好用的 motel6 的存在,這種動作其實是不必要的。但是我還是常常在這些地方停車,因為這些 welcome center 本身就頗有參觀的趣味,而且還可以和人聊聊天。在這些提供資訊的地方,我遇到的職員們都非常親切,其中許多人也能提供對我很有幫助的當地資訊。以下是我沿路記載的一些有趣事情:

(最佳對話)
我在 Illinois 州一個座落在美麗湖邊的休息站和一位老先生 Danny 聊天。他在 Chicago 工作了35年,退休了,然後決定回到家鄉,在休息站服務。我很喜歡他這種想法。在對話之中,他很高興我喜歡這個湖的景色,而且毫不遲疑地告訴我更多可以觀賞這個湖的觀景點。雖然我那天根本沒有時間去到這些觀景點,我覺得光是這個對話就讓我覺得在這邊停車很棒。很多休息站的員工都努力讓旅客覺得賓至如歸,我認為 Danny 是我一路上遇到最好的例子。

這是 Danny 擔任志工的休息站的美麗湖景

…而且它的草坪也很漂亮。退休之後在這種地方工作,不賴啊。

我幾乎可以說這和一些觀光點一樣美了

(最佳現代化設施)
身為一個以觀光為經濟主體的州,Florida 在它們的 welcome center 上投下鉅資,這顯然是我在路上看到最華麗的一個(詳情可以看這篇文章)。Georgia 則是緊追在後。Georgia 的 welcome center 有很多有趣的展示,包括一些 Georgia 的地理和歷史等等。

Georgia 的 welcome center 特別設計的門口腳踏墊

有關當地文化和歷史的展示

…一個展示板說明了 Georgia 州際高速公路的歷史

(最佳古典設施)
這一個獎項絕對是要頒給 Kentucky 的 Whitehaven,他們使用一棟 1860年左右建好的古蹟改裝成 welcome center。雖然說前前後後的改裝使得這棟樓大部分都已經不是 1860年的東西了,但它的外觀仍然和一般的 welcome center 大不相同,多了一分古典之美。也正是這個差別,使得它特別有趣。

Whitehaven, Kentucky 使用重建的古蹟當做 welcome center,使得它與眾不同

這棟樓的正面看起來很美

有趣的是,在這古典的建築裡,卻有現代化的即時道路資訊系統。遊客可以用這個系統查看本州和鄰州即時的交通狀況。

(其它的有趣設施)
Tennessee welcome center 的長凳上有有趣的裝飾

Kansas welcome center 牆上有古 Kansas 的地圖

…以及有趣的壁雕

這是我近期在廁所裡發現的最有趣的發明 - 三合一全自動洗手機,先供應肥皂,然後沖手,然後烘乾,一台機器全部完成。看起來好像很聰明,但是這樣每個人洗手的時間就變得很久。在休息站這麼忙的地方用這個好像不是很適合。

Thursday, December 20, 2007

長途開車的注意事項

在開車橫跨美國之後,我想我也有資格提出一些對長途開車的建議。

我想說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大家應該在出門之前,拿地圖做足功課(GPS 不在我討論範圍,我不用 GPS 的)。你要充分的了解,接下來的路況是什麼,而你自己的極限又在哪邊,然後做好你每天要開多少路程,在哪邊過夜的計畫。如果你不喜歡把計畫訂得太死,然後旅行變成照表操課的話,至少規畫好每三四天的一個"檢查點"。在計畫的時候,你要誠實面對自己,做出一個你願意真的拿來執行的,可行的計畫 - 切忌過分樂觀,你對自己開車、找路、認路的能力的正確評估,絕對是你最後有一趟安全又享受,步調緩急也合意的旅行的重要關鍵。如果你開車慢,如果你是路痴,如果你就是不喜歡每天開十個小時的車,那請在規畫旅行的時候就把這些事情也計算進去。如果你想要有充分的時間遊覽各個景點,那你應該在家裡的書桌上把這些時間寫進你的計畫裡,而不是在路上才在想辦法找時間。我認為,一趟旅行最讓人沮喪的情形,就是在路上被迫改變計畫。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不再三強調旅遊計畫的重要性。記得,一切都從這裡開始,一切都依賴著一個好的計畫。

一旦你訂好計畫,請想辦法熟悉自己的計畫。想辦法拿到相關的地圖,和其它參考資料。你應該對你的旅遊計畫思考周詳到,如果有人突然問你,"你第五天打算做什麼?",你可以馬上拿一張紙出來,寫下你當天的計畫,還有畫出一個大概的地圖草圖給他。如果你做不到,就表示你準備還不夠。

長途長車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是充分休息。不要勉強自己。如果你的計畫是正確的,你應該從來都不必勉強自己才對。當然,第一次計畫的人總會有誤差,所以新手應該要把行程稍微排鬆一點,不要誇大自己的能力。切記,疲勞駕駛和酒後駕駛是一樣危險的。我自己的看法是,多次短暫的休息,要比少次長的休息有效。我自己是大約每一個半小時休息個十分鐘(基本上,我在路上是每兩個休息站進去一次)。這樣做對我還蠻適合的,你也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步調。

我要說的第三件事則是這趟旅行裡我新學會的注意事項。開車的時候請保持良好坐姿。最好是整個背都靠在椅背上。我常常會不經意地沒做到這點,特別是眼前的交通狀況需要我提高注意的時候,我常常會不自覺往前傾。這是壞習慣。在短程開車的時候,當然是怎麼開都沒有差,所以我開車開了十年,都不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但是這種壞習慣就會讓你在長途開車的時候付出代價。我的背在一天開完540哩之後痛得厲害,隔天再開300哩就又更惡化了。在路上後來幾天,我幾乎快痛到開車開不下去的程度,但後來我不經意發現,只要我維持好的姿勢,問題就自己好了一半。你得花一點時間找到自己適合的姿勢 - 對長途開車而言,這種小事有時也會變成關鍵。

還有,當然,凡事依常理行事,做該做的事。像是綁安全帶啦,不要酒後開車啦。我想我們都是夠成熟的人了,遵守這些規則應該不難才對。

棒球天堂.名符其實

身為一個熱愛棒球的球迷,我聽過許許多多有關棒球的傳說和軼事。其中,有一個說法,一直困擾著我:很多人說聖路易(St. Louis)是美國棒球迷心目中最好的棒球城市,但各個傳說都沒能說明這是為什麼。這個說法對我來說,明顯地缺乏支持的證據,所以我打算利用這趟旅行,親身體驗一下,才能知道到底傳說是真的,還是就只是傳說而已。當我來到新建好的聖路易紅雀隊主場,new Busch Stadium,剛好進場大門上就顯示著一個標語"歡迎來到棒球天堂"。我看到這標語的當下,並不喜歡它 - 大聯盟棒球在很多城市都有比賽,為什麼聖路易可以這樣大言不慚地,宣告自己是棒球天堂?我打算要發揮科學的懷疑精神,仔細檢視到底他們這種說法有沒有足夠的根據。

結果,我的懷疑隨這這場比賽的經驗,慢慢地被信任取代,到最後,更是對這個城市的棒球文化充滿了欣賞。聖路易做到了,他們對自己的封號名正言順,在我的意見裡,他們的確是在我去過的球場裡,提供最佳的棒球體驗(我去過的球場不少 - 包括天使、道奇、教士、巨人、運動家、落磯、紅雀,還有魔鬼魚)。這裡的球迷專注、熱情、而且有格調。如果你喜歡棒球,你一定會喜歡在這裡的看球經驗。

買票

我一結束在旅館的 check in,馬上就匆匆趕往 new Busch Stadium。雖然離開賽還有一段時間,但我的首要之務是弄到一張門票。今天的比賽是國聯中區的傳統對決:芝加哥小熊對聖路易紅雀,在網路上顯示門票已經賣完了,但我希望黃牛們會在球場附近出沒。果然,我人還沒走到球場,就有人開始向我兜售球票。不知道為什麼,明明是熱門的組合,他們卻能以低於票面的價格把票賣給我。既然看起來是個雙贏的場面,我沒想太多就把票買下來了。

球場周邊

雖然說時候還早,離球場放人進場還有半小時,聖路易的球迷們已經有許多人到場在門口排起隊來了。放眼望去,盡是一片紅白色的人潮,這是他們隊伍的代表色。new Busch Stadium 是在 2006 才開張的,大聯盟目前最新的球場。所以我特別花點時間,好好注意一下球場的設計。

聖路易有很長的棒球歷史,這點也充分反應在球場設計上 - 他們很巧妙地把這些歷史的片斷,轉化成球場四周的小裝飾。在球場四周的人行道上,鋪了許多寫滿了紅雀隊史上重要事件的紅磚。這讓人們在入場之前,就知道對棒球來說,這是一個怎麼樣的歷史聖地。在這裡曾經發生過這麼多事情。

近代棒球史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件之一,McGwire 和 Sosa 的全壘打大戰,當然被寫在這些牌子之一

像這樣的牌子,沿著人行道有這麼多

關於這支全壘打我記憶猶新,因為我親眼在電視前看到了 Pujols 的驚天一擊。在這之後 Lidge 的投手生涯就急轉下坡,從2005年到現在看起來還沒有爬回來。這個事件在台灣也頗為有名,主要是因為記者吳清和造假的新聞報導,和後續引發的MLB的球迷網友們的抗議事件。

這是在球場大門外拍的照片,球場本身很靠近 Gateway Arch 和我住的 Millennium Hotel

走進球場,我看到的是一個全新的場地,有那麼一點點缺乏真實感,就好像走在樣品屋裡面那樣。和這個城市這麼長遠的棒球歷史對比起來,這麼新的球場顯得有些奇怪,或許時間會慢慢再製造出對的感覺吧,不過現在顯然是太新了。球場的設備,當然無疑是很優秀的。球場裡的商品店空間很大又照明充足,幾乎我所有想像得到的商品一應俱全。其它各項設施也都相當妥善。

球隊商店裡的一角

這個球場和我之前去過的球場的一大不同是它的地理位置。因為球場就座落在 downtown 之內,它和許多高樓大廈的距離很近,從本壘板向外野望去,整個天際線非常複雜而有趣。Gateway Arch 就矗立在中右外野的不遠處,讓人一看就不會錯過,這的確是聖路易。

從本壘往外望,天際線有點擠

在比賽開始之前,我決定要去買一件 Pujols 的T-shirt。他是我最喜歡的球員之一,而且我也相信,當他退休的時候,我們這一代的球迷都會很開心的說,我很幸運活在 Pojuls 的時代,看過他打球。

我穿著 Pujols 的T-shirt在右外野拍照

紅雀隊的吉祥物

最佳的球賽經驗

到目前為止我在這場球賽的體驗是很平凡的。沒什麼不對,但是也沒什麼特別。就算 St. Louis 最近幾年是一隻強隊,我實在還是看不出來,為什麼他們可以自封為棒球天堂。

但是,當比賽要開始的時候,感覺就不同了。隨著開打時間接近,越來越多穿著紅白色衣服的球迷進到球場來 - 小熊對紅雀是國聯中區有長遠歷史的對戰,因此吸引了滿場的球迷。我一直仔細觀察,不放過任何小細節,來支持或駁回 "棒球天堂" 這個說法。畢竟我為了觀察這件事,兩天辛苦趕了850哩路,現在才能坐在這邊啊。

隨著球賽的進行,我覺得我真是大開眼界 - 不是因為球員,而是因為這裡的球迷。這裡的球迷是真正熱愛棒球的。對我來說,他們是"對的人",是那種你買票進場,會希望他們坐在你旁邊的那種人。這裡的球迷專注、熱情支持球隊,而且有格調。

我很討厭這麼說,但是我真的覺得,有些人是為了錯誤的理由進場看棒球。他們只是去"體會一下氣氛"。我在球場,常常看到球迷們忙著做別的事情,而不是看球。在美國最常見到的是,可能一個人帶了有夠多食物,多到連自己腿上的空間都放不下,然後一吃東西就吃三局,好像球場上不管發生什麼事都和他無關。我不是說球迷進場不該吃東西,不過我認為,球迷應該要注意球員在場上的舉動,而不是進場為了顧食物。更糟的是,在南加州,在看台上玩海灘球似乎是很常見的娛樂 - 我就有看過在球場裡放眼望去,十幾顆海灘球在各層不同看台到處彈來彈去的神奇景象。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公害,我誠心希望大聯盟有關當局能禁止這種行為。對我這種純球迷來說,比賽本身應該是球場裡關注的唯一焦點,它的位置絕對在食物、海灘球、或任何和比賽沒有直接相關的事物之上。這個應該就像你在看電影的時候不應該還講手機一樣直覺才對啊。

聖路易的球迷在這一點上,真的讓我印象深刻。整場比賽下來,他們吶喊、歡呼、驚嘆、或嘆息。大部分的人都緊緊跟隨著這場球賽的脈動,和比賽裡發生的事件相互呼應、互動。他們紮紮實實地讓我感受到,現場的確有44,937個觀眾。而且,所有在場球迷可以說是合為一體,整個球場,整個看台,就像是活生生的生命體,環繞著這場比賽,成為比賽的一部分。這是差別其一。

差別二是,聖路易球迷對家鄉球隊的支持也是其它地方的球迷難以望其項背的。首先,我想至少有六成的球迷都穿著球隊的 T-shirt 或球衣來觀戰。整個看台完全是一片紅白色的海洋,這種整齊劃一的情景,也是我很少看到的。當然球迷的支持不僅止於穿著,更以實際行動表現。當 Pujols 第一次上來打擊的時候,那個歡呼聲大到嚇人,就像他已經打出了全壘打一樣。而且,這種待遇不僅止於表現好的球員,對於表現平平的球員,觀眾也不吝於給予掌聲。當天的先發投手 Jeff Weaver,在6.1局的投球中丟了五分,對我來說這大概只是平平而已,但當他被教練換下場的時候,全場球迷也是熱情歡呼,感謝他今天讓球隊有競爭力。這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比起某些地方動不動就噓自己球員的球迷,聖路易的球迷真是可愛。這大概是差別二了。

看台像是一片紅白色的海洋

而差別三,或許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項,則是他們對待敵隊球員和球迷的態度。那天看台上有許多小熊球迷,而且比分也很接近,但比賽進行地非常平和。小熊球迷們可以自由地幫自己支持的球隊加油,坐在他們身旁穿著紅雀球衣的球迷也不會有任何越軌的舉動。考慮到這兩隊交手的時間已經有百年以上,再對照我在西岸看道奇對巨人比賽的經驗,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看到的情形。如果你不信,下次可以試試看戴巨人的球帽去道奇球場。你不用有什麼特別的舉動,坐在你身邊的人就會開始讓你覺得,你離開球場的時候頭還連在脖子上,以後還可以戴帽子,是撿到的。我在道奇球場看過不少讓人難過的畫面,嘲弄、吵架、有時候甚至當場就打起來,需要請保全來解決。我有一次看到一個人把喝光的啤酒玻璃瓶就直接往坐在十排前面的另一個人腦袋上丟,因為他戴了一頂巨人的帽子。當然,狂噓對方球員這件事,在很多別的球場都是一定要的啦 - 雖然我覺得並沒有什麼道理。在聖路易,這種情形卻很少見,似乎他們對棒球的愛好,超越了球隊,同時也連到對方的球員。這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球迷。球迷在比賽中比較不恰當的行為,我相信在聖路易不是完全不存在,只是它們都被控制在合理得多的範圍。我覺得,在這種情形下看一場球賽,是快樂得多的一件事。

完美的結局

這場比賽是一場拉鋸戰。紅雀先得分,但是小熊在七下追平戰局。在比賽的前半場,紅雀的三壘手 Scott Rolen 表現精彩,先是打出場內全壘打(雖然正式記錄有記一失誤,所以記錄上這並不是全壘打,但看打者一口氣跑回本壘還是很high),然後又演出一次關鍵的美技。

到了七局唱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 的時候,有一個老爺爺出來帶歌。我猜他大概是那位在 Wrigley Field 非常有名的老爺爺,因為他是戴著小熊的球帽登場的。但是,當他唱到 "So we root, root, root for the Cardinals" 的時候,他把小熊的帽子丟到一邊,戴上了紅雀的帽子,然後整個球場的觀眾都瘋狂歡呼。我想這大概也是我看了十幾場球之中,最有趣的 7th inning stretch 吧。

老先生戴著小熊的帽子,開始唱起 "take me out to the ball game" (如果有人能確認這位老先生是誰請在下面留言說明一下)

但他在群眾歡呼聲中,換上紅雀的帽子作結

打到九局下半,雙方戰成六平,打入延長賽。最後,紅雀在兩出局攻佔滿壘的情形下,輪到捕手 Gary Bennett 出來打擊。在那時候,觀眾席上的人們大約已經站了十分鐘了 - 這局紅雀進攻機會大好,大家都在期待勝利。突然之間, Gary 一棒打出一個高飛球,球飛向左外野。

觀眾們屏住呼吸,目送小白球畫著優美的弧線飛翔,穿過漆黑的夜空。所有時間彷彿是靜止的,所有聲音也彷彿都消失,然後,小白球落入左外野的紅白海洋之中,整個球場暴出了如雷的響聲。

一支再見滿貫。看了二十幾年棒球,這是我第一次有幸在現場看到這種情形。

所有紅雀的球員都湧到本壘板前等待他們的英雄。看台上的觀眾在 Gary 跑壘的時候興奮得跳上跳下。當他回到本壘踩壘的時候,歡呼聲達到了頂峰,而這正是一場棒球盛宴最完美最完美的結局。

對我來說,我實在是沒什麼力氣加入旁邊的慶祝。在兩天長途開車之後,我的背開始覺得非常不舒服。我只是靜靜地坐著,試著把這戲劇化的一刻好好地擺在記憶裡恰當的位置。What a game!

棒球天堂‧名符其實

如果你愛棒球,我誠心推薦 St. Louis。沒錯,大聯盟棒球在很多地方都有打。精確地說,有三十個美加地區不同的城市,都有大聯盟球隊。但是,重要的不只是球賽 - 這裡的球迷對一場難忘的大聯盟棒球盛宴,貢獻良多。他們有一支很好的大聯盟球隊,不過更重要的,他們有真正大聯盟等級的球迷。雖然說我一開始抱著懷疑進場,但是我點頭稱許,心滿意足地離去 - 棒球天堂,名符其實!

八月二十六~八月二十七 - 丹佛到聖路易(St. Louis) - 八百五十哩急行軍

今天早上我在怨念之中起床,因為我了解到,我這趟搬家行程的快樂已經大致結束,而我的苦難才剛要開始。我已經在路上十天了,但是我離我的最後目的地一點都不近。事實上到了 Denver,才相當於我一路上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我知道我前途仍然多艱,而且我非得在短時間內完成它不可。我離開旅館的時候,天氣是陰沈沈的,正好符合我當下的心情。

在一片陰雨之中,不快地開始我的行程後半部 - 快樂已經結束,而苦難正要降臨

照規畫我有兩天時間從 Denver 開到 St. Louis(聖路易),而我際望能在第二天晚上六點以前到達 St. Louis,這樣我就可以去看紅雀隊的比賽了。這也就意謂著我要在一天半的時間內急行軍850哩,我得要切換到高速檔,努力前進才行。

我對今天的行程是毫無計畫可言的,就只是開車而已。我希望今天我能盡量深入 Kansas 州,開到越東邊越好,這樣明天要趕的路程就比較少了。我先查過今天晚上幾個可能的過夜城市是 Salina 或 Topeka,甚至最遠開到州界的 Kansas City 也有可能。我最後決定出發前不要先訂旅館,就看看我今天能開多少,再做決定好了。

從 Denver 往東行,整體來說就是從科羅拉多山脈一路下降,進入美國中西部的大平原。我得承認,這實在是無聊的一天,我坐在駕駛座,沿著幾乎無人的 I-70 州際道路,一路前進。一天下來唯一的幾次休息,都只是在休息站走走,轉換個氣氛而已。

一過了 Colorado 和 Kansas 的州界,景象又是不同。高速公路的兩旁都是一望無際的綠,讓我覺得心情一振。我打開收音機,找到一台放著鄉村音樂的電台,在符合主題的音樂陪伴下,我輕快地穿過美國的鄉間。興之所至,又做打油詩一首:

朝辭丹佛烏雲間
千里堪薩一日還
兩岸牛聲牟不住
輕車已過萬畝田

過了州界,天氣就變好了

我聽著輕快的鄉村音樂,一路開過堪薩斯州的無際綠野。原野上到處都是牛

我還記得那個下午,每看到一個高速公路出口,我都得天人交戰一番,說服自己再撐一下,再多開一點。體能上,其實並沒有那麼累,但整天被關在這樣一個密閉的小車廂裡,心理上的倦怠和想要逃離的感覺卻不停增加。小白本來就不是很寬敞的車,我又在車裡放滿了家當,弄得看起來更糟。最後,夜幕降臨,象徵著壓死駱駝的那最後一根稻草。我不想再開下去了,於是今天便止步於 Topeka 這個城市。

我還記得我到 Motel6 的櫃台去 check in 的時候,我左右腳走起路來感覺明顯不同。因為整天高速行駛,從車窗縫隙吹進來的風聲讓我頭痛欲裂,就連下了車,我彷彿都還可以聽見那討人厭的風聲。今天真是活受罪,不過我的進度也很不錯。雖然沒有什麼真正值得記載的事情,但我們常常都需要這種,在看起來平凡的過程之中,把該做的事情做到的日子。

預料之外的意外

隔天早上,我雖然覺得疲累,但卻滿懷希望。昨天一天我克服苦難推進了 540 哩,所以今天的工作量相對來說就少得多了,趕上在 St. Louis 的晚場棒球看起來也是萬無一失的。但是,當我再一次把行李裝進小白的車廂,準備 check out 的時候,我原本的希望被打破了。我看到我駕駛座這邊的前輪完全扁了。真是意料之外的事件!我可以發誓,明明昨天晚上還好好的!

幸好我也對爆胎這種事情有一些準備。我車上隨時都帶著手動的打氣筒,這下子就派上用場了。我花了一些力氣,把氣灌進前輪,讓車子維持在一個可以開動的狀態,不過不祥的嘶嘶聲仍然片刻不停地傳來 - 這種情形上路,是走不遠的。難道小白在對昨天的超時工作,進行無言的抗議嗎?不管怎樣,我得找個地方把這輪胎修一修。我向櫃台問明了附近的輪胎店,辦好了 check out,就慢慢地把車開過去。

當我到達這家輪胎店之後,另一次失望又襲來了。今天是星期天,他們不開門。在一路旅行了這麼多天之後,我幾乎忘記了我們有以按照日曆作息的週期,不過它仍然像鐵的事實一般存在,在我最希望它不存在的時候,也從來沒有絲毫動搖過。現在可好了,我站在一個我從來沒來過的地方,我的車大約也撐不到20哩路程吧。

但是幸運之神沒有放棄我,我想起了我為了這趟旅程特別辦的新手機的上網功能。我拿出了我的筆記型電腦,用手機當做 modem 連上了網路,試著從 Google map 上找尋附近的其它輪胎行。一連試了幾家店,都不得其門而入,最後我終於來到了一家 Walmart 附設的修車部。我很高興地看到它在星期天也有開門,雖然等待服務的車很多,但至少是開的。有開就有希望。他們檢查了我的輪胎,發現可以用修補的方式讓它復活 - 問題的根源是一根插在輪胎裡的螺絲釘。最後,當車子總算修好,我也可以再次上路的時候,我已經差不多損失了兩小時的時間。雖然這不是我期待的情形,我很高興至少事情還在控制之內。我只是要在路上想辦法彌補時間的的損失罷了。

我重新上到 I-70,但很快又看到了預期之外的障礙 - 收費站。我在西岸住了三年,因此完全不習慣收費的公路系統。我不喜歡,但是我想我也只得付錢了。這是我在美國第一次付過路費 - 我在那時還不知道,來到佛羅里達之後,我還有得是過路費要付哩。

我在美國看到的第一個高速公路收費站

繼續東行


我修好車胎之後沿 I-70 再往東行,一路上盡是無盡的平地。突然,一座大城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出現,這就是 Kansas City,中西部的十字路口。在幾百哩的鄉間景色之後,這座城市的出現提供了一個視覺上的轉變和驚喜。進入城裡,高速公路的交錯頗為複雜,我一路很小心地看著標示,以免走錯路而再失去時間。


Kansas City 從一望無際的地平線上突然浮現

雖然說時間有點不夠,我還是得小小繞路一下。我打算到 Kauffman Stadium,也就是大聯盟知名弱隊 Kansas City Royals 的主場參觀一下。今天天氣不好,一片陰沈,正好符合皇家隊近幾年的戰績給人的感覺。我拍了幾張照,覺得似乎沒有理由多做停留,而且還得再趕路才能趕上晚場在聖路易的比賽,我就再往今天最後的目的地出發了。

Kauffman Stadium 是 Kansas City Royals 的主場

以距離來說,橫跨 Missouri 州要比橫跨 Kansas 州來得容易多了。這段路並不長,我在下午四點多就到達了St. Louis。我前一天有幸用 Priceline 訂到 St. Louis downtown 的飯店,這飯店就在 St. Louis 著名地標 Gateway Arch 的旁邊。雄偉的 Gateway Arch 標示了 Lewis 和 Clark 這兩位探險家偉大探險的起點。我同樣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這裡,看到這個大拱門,不禁激起了許多關於旅行和探險的想法 - 請看這篇文章

Gateway Arch 是 St. Louis 的重要地標

我急急忙忙地辦好了旅館的 check in,準備出發去看今天的球賽。球場離旅館很近,走路就可以到達,我把行李胡亂丟進房間,就出發到球場去了。

旅館給了我一間面對 gateway arch,景觀良好的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