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9 SW Archer Rd, Gainesville FL, 32608.
一個我曾經度過生命中最執著但是也最無雜念最純粹的兩年的地方。
一個我一別三年,卻完全沒有勇氣靠近的,充滿了回憶,灌滿了情緒的地點。
終於,時隔三年又兩個半月,我付完了我覺得我虧欠的,存滿了足夠的勇氣,踏上這個和過去的自己尋求一紙和平協定的旅程。
從 Archer Road 一路往西開,沿途的景物越來越熟悉,眼前清晰的一切的一切,和從記憶中穿越三年的歲月冒出來的思緒,慢慢重疊融成一體,我開始似乎有些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身處在現在、還是在夢裡記憶的長廊裡穿梭。
到了 34th st 前最後一個可以迴轉的缺口,心還沒反應過來,手卻自然地轉過方向盤,用一個比迴轉稍大的,專屬於這個路口才需要的弧度,從 Archer Rd 轉上了 old Archer Rd 的小坡,就像是昨天才回過家一樣自然無礙。過了路口的 stop sign,開進 Tuscan Bend,這才會意過來,我,確確實實地就在這裡了。
不是白天分神時的回憶,也不是午夜夢迴時的幻境,而是此時此刻,我真的又站在這個地方。
神奇的是,Tuscan Bend 整個社區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停車場斑駁的畫線昏黃的路燈,旁邊草地上高聳的松樹,信箱區慘白閃爍的日光燈,都一一還在記憶中同樣的位置。就連路邊走過的流浪黑貓,都好像似曾相識。走在房舍間的走道,青草地混著淡淡的霉味,都還同樣飄散著。清晰地像是昨天,又像是過了整整一世紀;彷彿從來沒離開過,又像是南柯一夢乍醒,不知不覺地,我已經站在我從前住的同一間 apartment 門口。
好多的情緒一鼓腦湧上心頭。我用手摸著那門,好像只要一咬牙,把門推開,我就可以穿越五年的時間再回到那個從前,那個做著純粹的夢的我。
事實上,來到這裡,我好希望能見到五年前的自己。敲敲公寓的門,請他出來,跟我好好說一陣子話。但事實上,不管我再怎麼敲公寓的門,或敲自己心裡的門,那個五年前的我,早就已經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
如果有一天見到他,我真的想對他說…
「謝謝你過去的努力!」
「很抱歉我終究沒有能變成你一心想變成的那個人」
「但是你有你的未來、我有我的挑戰。此一時彼一時,過去想的和現在經歷的,終究是有不能完全配合的一天,因此走上了不同的路」
「你可以原諒我嗎?」
「我相信你搬去了某個平行宇宙裡的某個地方,在那裡你在學術的海裡,快樂地徜徉著」
「有機會的話,有一天我會去找你,我會去看你。或許我們可以再合而為一,繼續之前沒完成的路」
思緒走到這裡,真的像是無邊汪洋裡的狂風,我被捲到不知道身在何處,整個眼淚潰堤。這些年的牽掛、不捨、想望、百轉千迴的人生路,每個小小決定的台階累積起來的大好漢坡,一一掃過腦海。回首來時路,有淡淡的後悔不捨,也有更多的釋然。
能回到這裡,倒出心裡的情緒,解放自己靈魂的碎片,真好。
This is a blog I started on September 2006, for a complete record of a cross-country driving trip that took me 15 days from Los Angeles,CA to Gainesville,FL. I would like it to be a blog for my traveling notes in the future. 我為了記錄一趟從 加州洛杉磯 到 佛州Gainesville,共計十五天開車橫跨美國的旅行,在2006年的九月啟用了這個 blog。未來我希望它成為一個讓我記載旅遊的記事的地方。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甘城生活報.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甘城生活報. Show all posts
Sunday, November 27, 2011
Monday, September 01, 2008
【甘城生活報】再別甘城
2006年8月30日,我經歷橫跨美國大陸的旅程,從 I-75的 Archer Road 交流道,第一次踏進 Gainesville 這個小城。還記得自己一路駛過 Butler Plaza,心中暗自拿這個 Gainesville 給我的第一印象,和 LA 比較;然後在 Archer Road 和 34街口,吊在電線上隨風搖曳的紅綠燈,讓我第一次驚覺到,我來到了一個和 LA 相當不一樣的地方。
我曾經分析過,自己在轉學的時候之所以決定要採用開車的方式,目的之一在減少環境突然轉換造成的心理衝擊。我把自己離開 LA 的這個事實,當做是安排一次旅行,一次我不會再回到出發點的旅行。一路上,我玩過一個接一個地方,非常開心,但是當小白緩緩駛過 Archer Road,我第一次意識到,旅行結束了。LA is now history, and here I am, at this totally new place called Gainesville, and I am stuck here. 在甘城,我無親無故,也從來沒有聽過任何地方。未來這幾年,到底我會過什麼樣的生活,遇到什麼樣的人,在我到達甘城的頭一個晚上,突然浮現在腦海,盤旋不去。
然後就這麼兩年過了。
我現在可以很開心地說,命運帶領我來到一個我從來不知道,也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奇妙地方。我在這裡度過美好的兩年時間,而今可以滿載離開。當初來到 Gainesville,我給自己設定的功課是,第一當然是要完成學業,第二則是要去觀察,大學城和 major city 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 我想兩件功課我多少都有一些成績。
在 Gainesville 的頭一年半多左右,我的生活是非常封閉的 - 完全把自己關在 lab 或家裡,和外面的世界幾乎沒有什麼交流。我發現,在大學城,因為生活的步調穩定而且單調,比起在大城市,更容易就能潛心在做研究上。這樣子遺世獨立的好壞在此姑且不做評論,不過我的確是有了一段相當長期穩定的潛心工作時間,也順利拿到了 phd,但也因此看清學術之路孤獨的本質,而對未來有了相當的質疑。如果不是經歷轉學和轉換生活環境的過程,有些事情,我可能不會想得這麼深,看得比本來清楚,雖然這是不經意間的收穫,但我很高興有這樣子的機會,看得更多。
到了在 Gainesville 的最後幾個月,不知何故我的社交生活突然重新活躍了起來 - 可能是我在美國的五年之間,最活躍的一段時間,而且並不是刻意,而是種種機緣巧合之下的結果。先是我大學同學 Steve,再來是 F4 的聚會,最後是 Gainesville board game 團,再短短幾個月之內,認識了許多陪伴我走完 phd 之路最後幾個月的朋友。其中有些是在之前就認識一段時間,卻從來沒有機會常常見面,或從來不知道這些人有這些面向的。人生遇合之奇妙,展露無遺。我本來以為我會就這麼靜靜地拿到 phd,然後像暗夜裡出沒的蝙蝠,隨著清晨曙光乍現,就這樣像從沒有造訪過,消失在 Gainesville 的街道上。當然,很幸運的,事情比我本來預計的好得多了。
直到我在 Gainesville 認識了一些人之後,才了解到大學城最有趣的地方。因為地方小,講中文的人口更少,我可以發現,人們都以各式各樣明顯或暗藏的關係,巧妙地相連著。整個留學生群體,感覺比較像是一整個大家庭(雖然,家庭裡也有遠親近親,常聯絡或不常聯絡的),而不是像城市裡留學生多的地方,感覺比較像是幫派裡派閥各據山頭 - 因為留學生人數不多,因為這個個城裡本來就熟的人少,因為距離台灣是這麼的遙遠,或因為其他什麼我還沒有發現的原因,感覺被命運之神分派到 Gainesville 的大家,都能解開原本人際關係的網路,敞開心胸和身邊的人相處。這在大城市裡,特別是像 LA 這種留學生超多,大家都帶著自己的圈圈的地方,是很難達成的。在這個地方,人跟人之間的距離特別親近,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有夠寧靜的環境可以慢慢沈澱,而顯得細緻。這和在大都市裡,不論是台北或是 LA,都相當的不同。
我相信,生命本身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充滿了自己既難以預測,也無法完全控制的轉彎。重點是,在每一個轉彎之處,必然會有美妙的,無法預期的經驗在等我。如果能打開眼睛,打開心胸,那不論人生際遇如何,都可以是充滿收穫的驚奇旅程。來到 Gainesville 對我來說完全是不可測的意外,但兩年之間多有人生體會,又認識很多好朋友。總而言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來到這個先前從來沒聽過的小城。
以此文祝福所有在 Gainesville 的朋友們能事事順心,早日畢業。路過加州的時候,記得要來借住偉仁民宿。
我曾經分析過,自己在轉學的時候之所以決定要採用開車的方式,目的之一在減少環境突然轉換造成的心理衝擊。我把自己離開 LA 的這個事實,當做是安排一次旅行,一次我不會再回到出發點的旅行。一路上,我玩過一個接一個地方,非常開心,但是當小白緩緩駛過 Archer Road,我第一次意識到,旅行結束了。LA is now history, and here I am, at this totally new place called Gainesville, and I am stuck here. 在甘城,我無親無故,也從來沒有聽過任何地方。未來這幾年,到底我會過什麼樣的生活,遇到什麼樣的人,在我到達甘城的頭一個晚上,突然浮現在腦海,盤旋不去。
然後就這麼兩年過了。
我現在可以很開心地說,命運帶領我來到一個我從來不知道,也從來沒有想像過的奇妙地方。我在這裡度過美好的兩年時間,而今可以滿載離開。當初來到 Gainesville,我給自己設定的功課是,第一當然是要完成學業,第二則是要去觀察,大學城和 major city 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 我想兩件功課我多少都有一些成績。
在 Gainesville 的頭一年半多左右,我的生活是非常封閉的 - 完全把自己關在 lab 或家裡,和外面的世界幾乎沒有什麼交流。我發現,在大學城,因為生活的步調穩定而且單調,比起在大城市,更容易就能潛心在做研究上。這樣子遺世獨立的好壞在此姑且不做評論,不過我的確是有了一段相當長期穩定的潛心工作時間,也順利拿到了 phd,但也因此看清學術之路孤獨的本質,而對未來有了相當的質疑。如果不是經歷轉學和轉換生活環境的過程,有些事情,我可能不會想得這麼深,看得比本來清楚,雖然這是不經意間的收穫,但我很高興有這樣子的機會,看得更多。
到了在 Gainesville 的最後幾個月,不知何故我的社交生活突然重新活躍了起來 - 可能是我在美國的五年之間,最活躍的一段時間,而且並不是刻意,而是種種機緣巧合之下的結果。先是我大學同學 Steve,再來是 F4 的聚會,最後是 Gainesville board game 團,再短短幾個月之內,認識了許多陪伴我走完 phd 之路最後幾個月的朋友。其中有些是在之前就認識一段時間,卻從來沒有機會常常見面,或從來不知道這些人有這些面向的。人生遇合之奇妙,展露無遺。我本來以為我會就這麼靜靜地拿到 phd,然後像暗夜裡出沒的蝙蝠,隨著清晨曙光乍現,就這樣像從沒有造訪過,消失在 Gainesville 的街道上。當然,很幸運的,事情比我本來預計的好得多了。
直到我在 Gainesville 認識了一些人之後,才了解到大學城最有趣的地方。因為地方小,講中文的人口更少,我可以發現,人們都以各式各樣明顯或暗藏的關係,巧妙地相連著。整個留學生群體,感覺比較像是一整個大家庭(雖然,家庭裡也有遠親近親,常聯絡或不常聯絡的),而不是像城市裡留學生多的地方,感覺比較像是幫派裡派閥各據山頭 - 因為留學生人數不多,因為這個個城裡本來就熟的人少,因為距離台灣是這麼的遙遠,或因為其他什麼我還沒有發現的原因,感覺被命運之神分派到 Gainesville 的大家,都能解開原本人際關係的網路,敞開心胸和身邊的人相處。這在大城市裡,特別是像 LA 這種留學生超多,大家都帶著自己的圈圈的地方,是很難達成的。在這個地方,人跟人之間的距離特別親近,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有夠寧靜的環境可以慢慢沈澱,而顯得細緻。這和在大都市裡,不論是台北或是 LA,都相當的不同。
我相信,生命本身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充滿了自己既難以預測,也無法完全控制的轉彎。重點是,在每一個轉彎之處,必然會有美妙的,無法預期的經驗在等我。如果能打開眼睛,打開心胸,那不論人生際遇如何,都可以是充滿收穫的驚奇旅程。來到 Gainesville 對我來說完全是不可測的意外,但兩年之間多有人生體會,又認識很多好朋友。總而言之,我覺得自己很幸運能來到這個先前從來沒聽過的小城。
以此文祝福所有在 Gainesville 的朋友們能事事順心,早日畢業。路過加州的時候,記得要來借住偉仁民宿。
Thursday, August 21, 2008
【甘城生活報】嗚……我真的不是壞人啊……
這個是發生在星期二的真人真事。
那天傍晚六點多,我從系館出來,要到 O'Connell Center 去拿車。路過 hub 的時候,正好一台公車剛到站,從公車上走下來了一個印度妹。一臉菜樣,一看就知道是才來 Gainesville 沒幾天的新生。印度妹一下車,就跟一個路人不知道問些什麼。路人沒有答案。她接下來就轉向我(以下對話已經吃過翻譯米糕)。
印度妹:「請問 BOA 怎麼走?」
因為 BOA 離 hub 著實有一段距離,我特別回問:「是 University Avenue 上的 BOA 嗎?」她說是。
我向她解釋了方向,並且說明從這邊至少要走十五分鐘的路才能到達 BOA。印度妹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我就問她,妳是要去 BOA 嗎?銀行早就關了。她才說明原來她是要去 HP 的維修站,好像就在 BOA 旁邊。她拿出地址,看起來的確很像是在那一帶。她說,HP 維修站七點關門,她要送電腦過去修。
我看了一下錶,六點四十幾分。走路過去的話,似乎絕無機會可以 make。我不知道為什麼佛心發作,就跟她說,妳這樣走過去,一定來不及,不如跟我去 O'Connell Center拿車,然後我送妳過去,還有一點點機會趕上。
印度妹看起來有點懷疑這個人是何居心,問我說:「你是 UF 的學生嗎?」雖然已經畢業了,我想說,懶得解釋,就說是了。她又問「你知道這 HP 的維修站在哪嗎?」,我答「不知道,但有地址,應該就在那一帶不難找」
就在對話進行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旁邊的公車司機用一種警戒的語氣,叫印度妹趕快上她的車,並且開始問她要去哪邊。
我先是呆了一下,然後才理解到公車司機在想什麼。既然她們兩個人開始對話了,而且好像也不需要我了,我一則因為晚上七點還跟朋友有約,二則覺得懶得解釋,越描越黑,就直接走人了。
我一邊走往 O'Connell Cente,一邊回想,越想越擔心。怕這兩個人給我安個誘拐未遂的罪名,搞到將來大家叫外送 Pizza 就附送我的照片一張的話,那可不妙。所以特別上來寫個 blog,記錄一下有這麼件事,而且要特別強調,我雖然長得兇,但是不是壞人。無端被人懷疑,感覺有點差。
如果將來誰叫 pizza 看到我的照片的話請通知我。
那天傍晚六點多,我從系館出來,要到 O'Connell Center 去拿車。路過 hub 的時候,正好一台公車剛到站,從公車上走下來了一個印度妹。一臉菜樣,一看就知道是才來 Gainesville 沒幾天的新生。印度妹一下車,就跟一個路人不知道問些什麼。路人沒有答案。她接下來就轉向我(以下對話已經吃過翻譯米糕)。
印度妹:「請問 BOA 怎麼走?」
因為 BOA 離 hub 著實有一段距離,我特別回問:「是 University Avenue 上的 BOA 嗎?」她說是。
我向她解釋了方向,並且說明從這邊至少要走十五分鐘的路才能到達 BOA。印度妹露出了為難的表情。
我就問她,妳是要去 BOA 嗎?銀行早就關了。她才說明原來她是要去 HP 的維修站,好像就在 BOA 旁邊。她拿出地址,看起來的確很像是在那一帶。她說,HP 維修站七點關門,她要送電腦過去修。
我看了一下錶,六點四十幾分。走路過去的話,似乎絕無機會可以 make。我不知道為什麼佛心發作,就跟她說,妳這樣走過去,一定來不及,不如跟我去 O'Connell Center拿車,然後我送妳過去,還有一點點機會趕上。
印度妹看起來有點懷疑這個人是何居心,問我說:「你是 UF 的學生嗎?」雖然已經畢業了,我想說,懶得解釋,就說是了。她又問「你知道這 HP 的維修站在哪嗎?」,我答「不知道,但有地址,應該就在那一帶不難找」
就在對話進行到這裡的時候,突然旁邊的公車司機用一種警戒的語氣,叫印度妹趕快上她的車,並且開始問她要去哪邊。
我先是呆了一下,然後才理解到公車司機在想什麼。既然她們兩個人開始對話了,而且好像也不需要我了,我一則因為晚上七點還跟朋友有約,二則覺得懶得解釋,越描越黑,就直接走人了。
我一邊走往 O'Connell Cente,一邊回想,越想越擔心。怕這兩個人給我安個誘拐未遂的罪名,搞到將來大家叫外送 Pizza 就附送我的照片一張的話,那可不妙。所以特別上來寫個 blog,記錄一下有這麼件事,而且要特別強調,我雖然長得兇,但是不是壞人。無端被人懷疑,感覺有點差。
如果將來誰叫 pizza 看到我的照片的話請通知我。
Saturday, July 12, 2008
【甘城生活報】Alachua county 圖書館
上上個月,我在計畫前往 NY/Boston/Phillies 的三城棒球之旅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除了棒球,我對這三個城市一點沒有概念,上網找到的資料又很片斷,而且網路也沒辦法隨身帶著,所以計畫一直不順。後來有一天,我在系館走廊跟一個同學說起了這個問題,她就說,你何不去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借些旅遊書呢?
我這才知道,原來除了 UF 圖書館之外,Gainesville 還有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而且不去則已,一去驚為天人。以往我對公立圖書館的印象,來自台北市圖 - 資源缺乏,沒有讓人有興趣的書,自習室常常被死高中生佔滿 - 所以我對公立圖書館從來就不信賴,也不覺得會有任何有用的東西。我來美國五年,之前在 LA,完全不曾有興趣去知道公立圖書館開在哪邊,有什麼資源,這次要不是別人點醒,我也不會想到公立圖書館。
位在 Gainesville downtown 的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總部不但藏書豐富,而且很多都是我有興趣的東西。那天我就一口氣借了五本旅遊書(他們有一整大架的旅遊書,是出外旅行的好資訊來源),又另外借了理財、健身、攝影等等參考書(雖然最後都沒時間看就還回去了),搬了整整一大袋書回家,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自己搬那麼多書是什麼時候,可能從來沒發生過。除了一般書目之外,他們也有很大的期刊架,有各式各樣的雜誌,還有大量小說,以及 DVD或錄影帶可以借。一樓的部分,有整整一層的兒童室,提供圖畫書及兒童讀物,喜歡兒讀的人千萬不可錯過。另外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環境整潔,還有無線網路可以上網。
所以,有幸在Gainesville念書的各位,千萬不要放過了這近在咫尺的大好資源,一定要善加利用。經過這次拜訪,我對公立圖書館信心大增,等我搬到加州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公立圖書館在哪邊。
我這才知道,原來除了 UF 圖書館之外,Gainesville 還有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而且不去則已,一去驚為天人。以往我對公立圖書館的印象,來自台北市圖 - 資源缺乏,沒有讓人有興趣的書,自習室常常被死高中生佔滿 - 所以我對公立圖書館從來就不信賴,也不覺得會有任何有用的東西。我來美國五年,之前在 LA,完全不曾有興趣去知道公立圖書館開在哪邊,有什麼資源,這次要不是別人點醒,我也不會想到公立圖書館。
位在 Gainesville downtown 的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總部不但藏書豐富,而且很多都是我有興趣的東西。那天我就一口氣借了五本旅遊書(他們有一整大架的旅遊書,是出外旅行的好資訊來源),又另外借了理財、健身、攝影等等參考書(雖然最後都沒時間看就還回去了),搬了整整一大袋書回家,我已經不記得上一次自己搬那麼多書是什麼時候,可能從來沒發生過。除了一般書目之外,他們也有很大的期刊架,有各式各樣的雜誌,還有大量小說,以及 DVD或錄影帶可以借。一樓的部分,有整整一層的兒童室,提供圖畫書及兒童讀物,喜歡兒讀的人千萬不可錯過。另外 Alachua county 圖書館環境整潔,還有無線網路可以上網。
所以,有幸在Gainesville念書的各位,千萬不要放過了這近在咫尺的大好資源,一定要善加利用。經過這次拜訪,我對公立圖書館信心大增,等我搬到加州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公立圖書館在哪邊。
Thursday, June 19, 2008
祝 Judith 回台灣一切順利
昨天晚上朋友們舉行歡送 Judith 回台灣的聚會。Dr. Judith 現在已經在回台灣的飛機上了。
話說昨晚聚會結束,臨別的時候,我很自然地就脫口說出,「Judith,祝妳回台灣一切順利」這句話。
看起來是很正常的祝福,不過後來我越想越怪,晚上還想到有點睡不著(也可能是剛學會玩 Settlers of the Catan 腦袋裡還在跑規則)。
我的主要 concern 是,曾幾何時,回到台灣,是需要被祝福"一切順利"的事情了?這句話,不是通常只對將要出國留學,面對未知國度的人說的嗎?簡單地想,台灣是故鄉,人事物一切熟悉,回到台灣發展,除了順利之外,難道還能有別的情形?但是我說這句話的時候,真心誠意,的確是祝她能一切順利。那,我說話的時候,到底是在想什麼?
深層地去思考之後,才發現我潛意識裡對回台灣這件事情,充滿了不安。雖然去國才短短五年,台灣這個曾經是我生命中的唯一,熟到不能更熟的地方,現在卻多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充滿了不確定感 - 不論是對它的社會、習俗、制度、工作倫理,好像都不再那麼熟悉與理所當然。記得我剛來美國的時候,USC的國際學生office有辦文化衝擊的說明會,其中提到一項逆文化衝擊,就是說留學生長居美國之後,回到自己國家反而不能適應,或者對回國有所恐懼的情形。當時我還想,哈,典型的美國自大學者做的研究,擺明就是自以為美國什麼都好,習慣了美國,就無法回到他們心中所謂的"次等文化"的國度。不料,這種因為隔閡而產生的陌生,再因為陌生而產生的不安,是如此潛移默化地強大,強到讓我如今真心誠意地覺得,朋友回到台灣發展,是要戒慎恐懼面對,誠心祝福一切順利的事情。
簡單一句對別人的祝福,反照出的卻是自己心中最深層的不安。這,實在是相當巧妙的一件事。
話說昨晚聚會結束,臨別的時候,我很自然地就脫口說出,「Judith,祝妳回台灣一切順利」這句話。
看起來是很正常的祝福,不過後來我越想越怪,晚上還想到有點睡不著(也可能是剛學會玩 Settlers of the Catan 腦袋裡還在跑規則)。
我的主要 concern 是,曾幾何時,回到台灣,是需要被祝福"一切順利"的事情了?這句話,不是通常只對將要出國留學,面對未知國度的人說的嗎?簡單地想,台灣是故鄉,人事物一切熟悉,回到台灣發展,除了順利之外,難道還能有別的情形?但是我說這句話的時候,真心誠意,的確是祝她能一切順利。那,我說話的時候,到底是在想什麼?
深層地去思考之後,才發現我潛意識裡對回台灣這件事情,充滿了不安。雖然去國才短短五年,台灣這個曾經是我生命中的唯一,熟到不能更熟的地方,現在卻多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充滿了不確定感 - 不論是對它的社會、習俗、制度、工作倫理,好像都不再那麼熟悉與理所當然。記得我剛來美國的時候,USC的國際學生office有辦文化衝擊的說明會,其中提到一項逆文化衝擊,就是說留學生長居美國之後,回到自己國家反而不能適應,或者對回國有所恐懼的情形。當時我還想,哈,典型的美國自大學者做的研究,擺明就是自以為美國什麼都好,習慣了美國,就無法回到他們心中所謂的"次等文化"的國度。不料,這種因為隔閡而產生的陌生,再因為陌生而產生的不安,是如此潛移默化地強大,強到讓我如今真心誠意地覺得,朋友回到台灣發展,是要戒慎恐懼面對,誠心祝福一切順利的事情。
簡單一句對別人的祝福,反照出的卻是自己心中最深層的不安。這,實在是相當巧妙的一件事。
Tuesday, June 10, 2008
【甘城生活報】游泳和 tubing
去年夏天去做 intern,人不在 Gainesville,錯過了暑期水上活動的時間。今年夏天,我第一次在 Gainesville 過暑假,對一向愛好水上活動的我來說,游泳是一定要的啦!
但是學校暑假游泳池開放的時間非常詭異。先前和少呈學長去離系館較近,歸 UF housing office 管轄的游泳池,明明大門上寫每天開到晚上七點,卻連續被管理員放了幾次鴿子 - 這個 pool 的位置對我來說很好,而且游的人也少,但因為游池有點小,加上週邊設施如淋浴間不是很完善,所以雖然可以游,但心中仍有缺憾。
今天晚上是我暑假裡第一次造訪 O'Connell Center 的游泳池,利用它晚間七到九點的開放時間。沒想到,時間雖不甚理想,但泳池裡的人仍然不少,每一個水道,至少都有兩到三個人。不過,人多不是問題,問題是明明是50公尺的標準池,校方卻無端在池的一半硬生生加上一個浮檔,把池子隔開成兩半!這簡直就是揮刀自宮,把好好一個游泳環境,給大大地降級一番,讓我完全不能理解。
回想我將要離開 USC 的那個暑假,特別常到 USC 的泳池游泳。一天,在池邊和隔壁實驗室一對中國來的夫妻檔聊天,他們說起,我離開 USC 之後,一定會想念這個游泳池。當時聽在耳裡,著實並不認同 - 到底為什麼我會特別想念一個游泳池呢? 不過,現在看來,不得不佩服這兩個人的先見之明,好像真有這麼回事。順便介紹一下 USC 的游泳池,它的暑假開放時間也是非常詭異,都是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但這對始終深信夏天等同於艷陽,不黑到發亮就沒有夏天的感覺的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啦。也因為這個大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時間,我常常都可以一個人獨佔一條50公尺的水道,加上 USC 泳池水深 - 全池最淺的地方,我還踩不到底 - 每次去游泳,都像是跳進一片純藍色的異世界,是視覺、觸覺、心靈的三重享受,這種享受,在 UF 的泳池的確是不容易找到。
不過我現在卻有更好的替代品 - 最近,我愛上了 tubing 這項活動,這是在 Gainesville 附近的 Ichetucknee Spring State Park 進行的,人坐在游泳圈或各式漂浮具上,順著河漂流而下的活動。這個 state park 環境清幽,河緩緩地從原始叢林中流過,頭頂是參天古木,水底是叢叢水草,在漂流的過程裡,各式各樣的生物,包括約有手前臂長度的大魚、大沙拉盤尺寸的烏龜、樹頂歡唱的小鳥、飛舞的蝴蝶蜻蜓、乃至潛藏在原始林中,偶爾透露著危險氣息的蛇,都會不時出現和我作伴。坐在浮板上,什麼都不想地隨著河的步調前進,樹的間隙灑落暖暖的陽光,配上沁涼的河水,我可以自己往身上灑水,來調配適當的溫度。一趟流程約兩個多小時下來,心情真的得到完全的放鬆,好像就要這麼融化在大自然裡成為樹與水的一部分。說得誇張一點,就算是天堂我想也不過如此吧?可惜,我最近才發現這項奇妙的活動,未來幾個月,能享受的時間不多了,得把握機會才行。
(修改一下文章,把游泳情形的記錄放在文章裡)
6/10 二 有 500
6/11 三 沒有 600
6/12 四 沒有 600
6/15 日 沒有 800
6/16 一 沒有 1K
6/18 三 沒有 1K
6/19 四 沒有 1.5K <-暴走狀態創下新記錄
但是學校暑假游泳池開放的時間非常詭異。先前和少呈學長去離系館較近,歸 UF housing office 管轄的游泳池,明明大門上寫每天開到晚上七點,卻連續被管理員放了幾次鴿子 - 這個 pool 的位置對我來說很好,而且游的人也少,但因為游池有點小,加上週邊設施如淋浴間不是很完善,所以雖然可以游,但心中仍有缺憾。
今天晚上是我暑假裡第一次造訪 O'Connell Center 的游泳池,利用它晚間七到九點的開放時間。沒想到,時間雖不甚理想,但泳池裡的人仍然不少,每一個水道,至少都有兩到三個人。不過,人多不是問題,問題是明明是50公尺的標準池,校方卻無端在池的一半硬生生加上一個浮檔,把池子隔開成兩半!這簡直就是揮刀自宮,把好好一個游泳環境,給大大地降級一番,讓我完全不能理解。
回想我將要離開 USC 的那個暑假,特別常到 USC 的泳池游泳。一天,在池邊和隔壁實驗室一對中國來的夫妻檔聊天,他們說起,我離開 USC 之後,一定會想念這個游泳池。當時聽在耳裡,著實並不認同 - 到底為什麼我會特別想念一個游泳池呢? 不過,現在看來,不得不佩服這兩個人的先見之明,好像真有這麼回事。順便介紹一下 USC 的游泳池,它的暑假開放時間也是非常詭異,都是烈日當空的正午時分,但這對始終深信夏天等同於艷陽,不黑到發亮就沒有夏天的感覺的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啦。也因為這個大多數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時間,我常常都可以一個人獨佔一條50公尺的水道,加上 USC 泳池水深 - 全池最淺的地方,我還踩不到底 - 每次去游泳,都像是跳進一片純藍色的異世界,是視覺、觸覺、心靈的三重享受,這種享受,在 UF 的泳池的確是不容易找到。
不過我現在卻有更好的替代品 - 最近,我愛上了 tubing 這項活動,這是在 Gainesville 附近的 Ichetucknee Spring State Park 進行的,人坐在游泳圈或各式漂浮具上,順著河漂流而下的活動。這個 state park 環境清幽,河緩緩地從原始叢林中流過,頭頂是參天古木,水底是叢叢水草,在漂流的過程裡,各式各樣的生物,包括約有手前臂長度的大魚、大沙拉盤尺寸的烏龜、樹頂歡唱的小鳥、飛舞的蝴蝶蜻蜓、乃至潛藏在原始林中,偶爾透露著危險氣息的蛇,都會不時出現和我作伴。坐在浮板上,什麼都不想地隨著河的步調前進,樹的間隙灑落暖暖的陽光,配上沁涼的河水,我可以自己往身上灑水,來調配適當的溫度。一趟流程約兩個多小時下來,心情真的得到完全的放鬆,好像就要這麼融化在大自然裡成為樹與水的一部分。說得誇張一點,就算是天堂我想也不過如此吧?可惜,我最近才發現這項奇妙的活動,未來幾個月,能享受的時間不多了,得把握機會才行。
(修改一下文章,把游泳情形的記錄放在文章裡)
6/10 二 有 500
6/11 三 沒有 600
6/12 四 沒有 600
6/15 日 沒有 800
6/16 一 沒有 1K
6/18 三 沒有 1K
6/19 四 沒有 1.5K <-暴走狀態創下新記錄
Sunday, June 08, 2008
【甘城生活報】Saint Augustine 一日遊
這星期六閒來無事,想到再過幾個月就要離開 Gainesville 這個佛州小鎮,是該出門去走走,好歹不要弄到人離開了,附近幾個知名景點還沒去過。
我來美國之後,養成了一個怪癖,就是出門去玩常是走遠不走近,距離越近的景點,越是不愛去 - 因為隨時想去都可以去,還兼之要留著以免有友人來訪的時候無處可去。所以 Saint Augustine 雖近,我卻從沒去過。久聞其名,如雷貫耳,一年多來一遍又一遍聽說又有誰去玩,讓我好生好奇。就這麼暗自決定,這個星期六,來去一探究竟。
星期六 TWSA 有舉辦端午節聚會。中午吃了兩個粽子,看看當場沒什麼事,朋友們又紛紛告退的情形下,我就提早離開,大約正午時分,從 Gainesville 出發。順著先前印好的 Google map,雖然一路上都沒有指標,卻也不曾迷路,下午兩點左右就來到了 Saint Augustine,這個建城於 1565 年,美國最古老的殖民城市。
【城堡】
Saint Augustine 的第一站是 Castillo de San Marcos National Monument,如果要用簡單一句話來描述這個地方,我想只要講 "安平古堡" 四個字就夠了。一樣是做為海防的砲台,它的命運可比年代可能相去不遠的安平古堡好得多了。美國政府 NPS 很努力地維護這個古砲台,現場還有志工打扮成當年的駐守的士兵為遊客進行解說,和我多年前造訪安平古堡時一片荒煙蔓草的荒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星期六遊客如織,一人六元的門票,想來為 NPS 帶來了不少收入;幸好,我手上的王牌 national park pass,幫我省下了這筆費用,因為根據我去過諸多國家公園的經驗,這個每人六元的門票,實在是有點小貴。

走進古堡,歷史的痕跡處處可見。信步上了城頭,正好有四名做西班牙守軍打扮的 volunteer,要為星期六的遊客進行火炮的 demonstration。為首做士官長打扮的大叔,先向觀眾說明這些火炮的歷史、功能,還有這個城堡從未被攻落過的光榮戰績。接著他便以西班牙語向士兵們發號施令,進行開炮的程序。最後,轟地一聲響,證明了火炮歷史雖久,卻寶刀未老(當然,沒有發射真的炮彈,只是填充火藥製造點音效而已)。


看完表演之後,在城堡上逛了一下,發現了下面這段復原的 Saint Augustine 古城牆(長得像木頭柵欄的部分)。原來這座古堡不只負責海防,也要同時防守從陸路對 Saint Augustine 發動的攻擊。

古城內另有一些簡單的史料解說和當時士兵生活環境的復原展示,但因為空間不大,能展示的十分有限,我草草看過,就轉往下一站。
【燈塔】

Saint Augustine 另一個許多人會造訪的景點就是它的燈塔。雖然我遠遠望見這個燈塔,就有不太好的預感,但好奇心作崇,仍然是付了八元決定要進去一探究竟。結果,不出我所料,它就只是一個燈塔,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對不是燈塔迷,而且上上星期才去過紐約 top of the rock 展望台的我來說,花了這八元純登高望遠,有一點不是那麼值得的感覺。

順著階梯盤旋而上,到了頂端,夏日晴空萬里之下,一片樹海盡收眼底。雖然不是什麼天下奇景,倒也讓人心曠神怡。不遠處 Saint Augustine 紅色的建築屋瓦,還有蔚藍的海水,都在艷陽下閃著微微的光芒。不過,整體來說,這個景點實在有點乏善可陳,我在燈塔頂小吹了一下海風,就順著來路回去了。


【老街】

回到 Saint Augustine 城內,我預計的最後一站便是老街。走到這裡,我心中最後的期待,似乎也落空了 - 雖然它外表上是相當有特色的一條街,市府維持古蹟和發展觀光的平衡似乎也恰到好處,我仍然是覺得少了點什麼 - 這個奇怪的感覺,後來我想,應該是因為少了特色。的確,這條老街上有許多很有個性的商店,比起我們在美國常見的聯鎖店有趣地多,但拿 Saint Augustine 這整條老街和一些美國別處的觀光小鎮相比,實在是不得不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這可以是 Saint Augustine,也可以是 Yellowstone 南邊的 Jackson Hole,可以是 Great Smoky Mountain 山腳下的 Gatlinburg,或加州的 Mammoth Lake。這些觀光鎮整體的感覺實在太過相似,讓我難以找出特色,以致於去過的地方越多,整體來說,旅遊經驗就越是失色。
順著老街逛下來,經過了 town square,來到了 city hall 和 Flagler College。這兩棟建築外觀倒是讓我印象深刻,不過可惜時間已晚,city hall 裡的 Lightner Museum 已經關門,而 Flagler College也不能入內參觀。草草照了幾張相,眼看時候不早,體力也在盛夏午後的陽光下消耗地差不多了,我就隨便在街上找家小店吃過晚餐。



吃過晚飯,我又再一次踏過老街回去拿車。忽然前方有如台灣過年一般,連珠炮響個不停,原來今天老街上有歷史重演的活動,許多 volunteer 身著西班牙軍或海盜的服飾,演著當年街頭巷戰的戲碼 - 理當是一天下來的高潮的活動,卻顯得有點亂糟糟地缺乏規畫;演員一邊演,還要不時提醒觀眾注意安全,以及維持行人的動線,這種演員兼任場務的作法,實在是完全把我打敗了 - 看著這群奇裝異服的人,一邊高聲喊殺之下還得忙著請群眾往路的另一邊移動,我實在為他們的活動感到可惜 - 有這麼多熱情的參與者,卻少了點規畫,以致缺了臨門一腳。唉唉,可惜啊。

【後記】
整體來說,我在 Saint Augustine 的一日遊,玩得並不是非常開心。事後回想,可能原因是錯誤的期待(之前大家都說,Saint Augustine 很棒,讓我期望過高),加上這個觀光點的性質,並不適合一人遊玩(我自認已經是非常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人了,詳見這篇文章)。整個下午,Saint Augustine 街頭逛店的家族、三五好友、或情侶,更讓一個人出遊的我顯得孤單。明明該是熱鬧的大街上,我卻感到格外地落莫,雖然很努力地玩,卻越玩越空虛 XD - 這種事情,已經很久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了,我都已經快要忘掉,覺得孤單是什麼感覺。在沒有提防的情形下,除然被自己的情緒冷不防地偷襲,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明明晴空萬里,無事一身輕的下午,卻弄到自己開心不起來。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窩在家裡看 DVD 就好了。
我來美國之後,養成了一個怪癖,就是出門去玩常是走遠不走近,距離越近的景點,越是不愛去 - 因為隨時想去都可以去,還兼之要留著以免有友人來訪的時候無處可去。所以 Saint Augustine 雖近,我卻從沒去過。久聞其名,如雷貫耳,一年多來一遍又一遍聽說又有誰去玩,讓我好生好奇。就這麼暗自決定,這個星期六,來去一探究竟。
星期六 TWSA 有舉辦端午節聚會。中午吃了兩個粽子,看看當場沒什麼事,朋友們又紛紛告退的情形下,我就提早離開,大約正午時分,從 Gainesville 出發。順著先前印好的 Google map,雖然一路上都沒有指標,卻也不曾迷路,下午兩點左右就來到了 Saint Augustine,這個建城於 1565 年,美國最古老的殖民城市。
【城堡】
Saint Augustine 的第一站是 Castillo de San Marcos National Monument,如果要用簡單一句話來描述這個地方,我想只要講 "安平古堡" 四個字就夠了。一樣是做為海防的砲台,它的命運可比年代可能相去不遠的安平古堡好得多了。美國政府 NPS 很努力地維護這個古砲台,現場還有志工打扮成當年的駐守的士兵為遊客進行解說,和我多年前造訪安平古堡時一片荒煙蔓草的荒蕪,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星期六遊客如織,一人六元的門票,想來為 NPS 帶來了不少收入;幸好,我手上的王牌 national park pass,幫我省下了這筆費用,因為根據我去過諸多國家公園的經驗,這個每人六元的門票,實在是有點小貴。
走進古堡,歷史的痕跡處處可見。信步上了城頭,正好有四名做西班牙守軍打扮的 volunteer,要為星期六的遊客進行火炮的 demonstration。為首做士官長打扮的大叔,先向觀眾說明這些火炮的歷史、功能,還有這個城堡從未被攻落過的光榮戰績。接著他便以西班牙語向士兵們發號施令,進行開炮的程序。最後,轟地一聲響,證明了火炮歷史雖久,卻寶刀未老(當然,沒有發射真的炮彈,只是填充火藥製造點音效而已)。
看完表演之後,在城堡上逛了一下,發現了下面這段復原的 Saint Augustine 古城牆(長得像木頭柵欄的部分)。原來這座古堡不只負責海防,也要同時防守從陸路對 Saint Augustine 發動的攻擊。
古城內另有一些簡單的史料解說和當時士兵生活環境的復原展示,但因為空間不大,能展示的十分有限,我草草看過,就轉往下一站。
【燈塔】
Saint Augustine 另一個許多人會造訪的景點就是它的燈塔。雖然我遠遠望見這個燈塔,就有不太好的預感,但好奇心作崇,仍然是付了八元決定要進去一探究竟。結果,不出我所料,它就只是一個燈塔,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對不是燈塔迷,而且上上星期才去過紐約 top of the rock 展望台的我來說,花了這八元純登高望遠,有一點不是那麼值得的感覺。
順著階梯盤旋而上,到了頂端,夏日晴空萬里之下,一片樹海盡收眼底。雖然不是什麼天下奇景,倒也讓人心曠神怡。不遠處 Saint Augustine 紅色的建築屋瓦,還有蔚藍的海水,都在艷陽下閃著微微的光芒。不過,整體來說,這個景點實在有點乏善可陳,我在燈塔頂小吹了一下海風,就順著來路回去了。
【老街】
回到 Saint Augustine 城內,我預計的最後一站便是老街。走到這裡,我心中最後的期待,似乎也落空了 - 雖然它外表上是相當有特色的一條街,市府維持古蹟和發展觀光的平衡似乎也恰到好處,我仍然是覺得少了點什麼 - 這個奇怪的感覺,後來我想,應該是因為少了特色。的確,這條老街上有許多很有個性的商店,比起我們在美國常見的聯鎖店有趣地多,但拿 Saint Augustine 這整條老街和一些美國別處的觀光小鎮相比,實在是不得不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 這可以是 Saint Augustine,也可以是 Yellowstone 南邊的 Jackson Hole,可以是 Great Smoky Mountain 山腳下的 Gatlinburg,或加州的 Mammoth Lake。這些觀光鎮整體的感覺實在太過相似,讓我難以找出特色,以致於去過的地方越多,整體來說,旅遊經驗就越是失色。
順著老街逛下來,經過了 town square,來到了 city hall 和 Flagler College。這兩棟建築外觀倒是讓我印象深刻,不過可惜時間已晚,city hall 裡的 Lightner Museum 已經關門,而 Flagler College也不能入內參觀。草草照了幾張相,眼看時候不早,體力也在盛夏午後的陽光下消耗地差不多了,我就隨便在街上找家小店吃過晚餐。
吃過晚飯,我又再一次踏過老街回去拿車。忽然前方有如台灣過年一般,連珠炮響個不停,原來今天老街上有歷史重演的活動,許多 volunteer 身著西班牙軍或海盜的服飾,演著當年街頭巷戰的戲碼 - 理當是一天下來的高潮的活動,卻顯得有點亂糟糟地缺乏規畫;演員一邊演,還要不時提醒觀眾注意安全,以及維持行人的動線,這種演員兼任場務的作法,實在是完全把我打敗了 - 看著這群奇裝異服的人,一邊高聲喊殺之下還得忙著請群眾往路的另一邊移動,我實在為他們的活動感到可惜 - 有這麼多熱情的參與者,卻少了點規畫,以致缺了臨門一腳。唉唉,可惜啊。
【後記】
整體來說,我在 Saint Augustine 的一日遊,玩得並不是非常開心。事後回想,可能原因是錯誤的期待(之前大家都說,Saint Augustine 很棒,讓我期望過高),加上這個觀光點的性質,並不適合一人遊玩(我自認已經是非常喜歡一個人旅行的人了,詳見這篇文章)。整個下午,Saint Augustine 街頭逛店的家族、三五好友、或情侶,更讓一個人出遊的我顯得孤單。明明該是熱鬧的大街上,我卻感到格外地落莫,雖然很努力地玩,卻越玩越空虛 XD - 這種事情,已經很久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了,我都已經快要忘掉,覺得孤單是什麼感覺。在沒有提防的情形下,除然被自己的情緒冷不防地偷襲,弄得有些不知所措。明明晴空萬里,無事一身輕的下午,卻弄到自己開心不起來。早知道會變成這樣,窩在家裡看 DVD 就好了。
Sunday, November 04, 2007
【甘城生活報】KFC吃到飽
在 Gainesville 有許多吃飽的餐廳,以中式的最多(還摻雜不怎麼樣的日式料理在其中),再來就是 pizza 類。今天要介紹的是比較少人知道的第三種選擇,KFC炸雞吃到飽。
話說這個特別的 deal,其實並不只限於 Gainesville,很多小地方的 KFC 都會這樣做。我第一次發現有 KFC 吃到飽這種事情,是在 Yosemite 國家公園南邊出口出來的第一個小鎮上(忘了叫什麼名字),不過我也只知道那麼一家,吃過那麼一次。自從來到了 Gainesville,我才發現這邊的 KFC 也有這種驚人的好 deal。
我本來都在 I-75 Newberry Rd. 那個出口附近那間 KFC 吃到飽的,不過那個點最近不再提供吃到飽的服務。後來我又發現另一家 KFC 也有這個 deal,它的位置在
3750 NW 13th St
Gainesville, FL 32609
KFC 吃到飽是一個非常划算的 deal。因為單點 KFC 一個套餐,大約要五元左右,但是吃到飽只要七元。所以,只要你有一點點食量,吃到飽怎麼樣都是比單點划算的選擇。
至於在實際吃到的食物方面,也是種類繁多,讓你很驚訝的發現,原來 KFC 不是只有炸雞。當然,這麼便宜的 buffet,一定會有地雷的,請聽我道來 -
在冷食部分(基本上,不是你來 KFC 會想吃的東西)
1. 生菜 - 通常都是泛黃的菜葉…看起來不太理想,不過也是菜啦…為了健康可以多少吃一點
2. cole slaw - 這個是我最討厭吃的東西之一,我從來都不碰的
3. 甜點 - 有加了不少糖的 cream 和水果罐頭倒出來的水果…不是主力
在熱食部分
1. 炸雞 - 當然這個是 KFC 的招牌,而且還有兩種口味都有,原味和脆皮。雖然會出現在 buffet 的炸雞都是從單賣的櫃子裡 "淘汰" 下來的(也就是放了比較久的),不過吃起來是沒什麼問題。而且,美國人比較愛吃 white meat,所以會放來這邊的,通常都是乏人問津的雞腿和雞大腿肉 (dark meat),正好是我的最愛。
2. 比司吉 - 乾乾的,沒有台灣的好吃
3. 蔬菜 - 有馬鈴薯泥配 gravy,水煮蔬菜,有時候還有玉米,另外也有白飯 (不能算蔬菜,不過懶得另外寫)
4. 甜點 - 看不出來是什麼的派。沒興趣。
5. 這個是最奇妙的一項,也是我吃過三家 KFC buffet 裡面,只有上面那個地址有提供的東西 - 炸雞肫和炸雞肝!這個東西,我在美國還不知道哪裡有哩!如果想念台灣的鹽酥雞,雖然說調味不太一樣,還是勉強可以代替一下。BTW,美國雞很多都有打生長促進劑之類的,所以內臟類還是不要多吃比較好。
吃 KFC buffet 加點飲料,大約在八元左右。如果你愛吃炸雞,久久這樣吃一次,應該是很爽的事情啦!不過,油炸的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請大家要三思而行。對了,這個 deal 只有午餐才有(每天3PM 之前,晚餐是不提供的。週末也都有)
話說這個特別的 deal,其實並不只限於 Gainesville,很多小地方的 KFC 都會這樣做。我第一次發現有 KFC 吃到飽這種事情,是在 Yosemite 國家公園南邊出口出來的第一個小鎮上(忘了叫什麼名字),不過我也只知道那麼一家,吃過那麼一次。自從來到了 Gainesville,我才發現這邊的 KFC 也有這種驚人的好 deal。
我本來都在 I-75 Newberry Rd. 那個出口附近那間 KFC 吃到飽的,不過那個點最近不再提供吃到飽的服務。後來我又發現另一家 KFC 也有這個 deal,它的位置在
3750 NW 13th St
Gainesville, FL 32609
KFC 吃到飽是一個非常划算的 deal。因為單點 KFC 一個套餐,大約要五元左右,但是吃到飽只要七元。所以,只要你有一點點食量,吃到飽怎麼樣都是比單點划算的選擇。
至於在實際吃到的食物方面,也是種類繁多,讓你很驚訝的發現,原來 KFC 不是只有炸雞。當然,這麼便宜的 buffet,一定會有地雷的,請聽我道來 -
在冷食部分(基本上,不是你來 KFC 會想吃的東西)
1. 生菜 - 通常都是泛黃的菜葉…看起來不太理想,不過也是菜啦…為了健康可以多少吃一點
2. cole slaw - 這個是我最討厭吃的東西之一,我從來都不碰的
3. 甜點 - 有加了不少糖的 cream 和水果罐頭倒出來的水果…不是主力
在熱食部分
1. 炸雞 - 當然這個是 KFC 的招牌,而且還有兩種口味都有,原味和脆皮。雖然會出現在 buffet 的炸雞都是從單賣的櫃子裡 "淘汰" 下來的(也就是放了比較久的),不過吃起來是沒什麼問題。而且,美國人比較愛吃 white meat,所以會放來這邊的,通常都是乏人問津的雞腿和雞大腿肉 (dark meat),正好是我的最愛。
2. 比司吉 - 乾乾的,沒有台灣的好吃
3. 蔬菜 - 有馬鈴薯泥配 gravy,水煮蔬菜,有時候還有玉米,另外也有白飯 (不能算蔬菜,不過懶得另外寫)
4. 甜點 - 看不出來是什麼的派。沒興趣。
5. 這個是最奇妙的一項,也是我吃過三家 KFC buffet 裡面,只有上面那個地址有提供的東西 - 炸雞肫和炸雞肝!這個東西,我在美國還不知道哪裡有哩!如果想念台灣的鹽酥雞,雖然說調味不太一樣,還是勉強可以代替一下。BTW,美國雞很多都有打生長促進劑之類的,所以內臟類還是不要多吃比較好。
吃 KFC buffet 加點飲料,大約在八元左右。如果你愛吃炸雞,久久這樣吃一次,應該是很爽的事情啦!不過,油炸的吃多了對身體不好,請大家要三思而行。對了,這個 deal 只有午餐才有(每天3PM 之前,晚餐是不提供的。週末也都有)
Friday, September 21, 2007
【甘城生活報】MLB季後賽要來了,你打算在哪邊看球?
這篇文章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間 Gainesville 本地的運動餐廳。因為 MLB 的季後賽快到了,身為狂熱棒球迷的我一定要做好看球的準備,基於呷好道相報的心理,在這和大家分享一個好地方。我是經由少呈學長的介紹知道這個地方的,在此特別感謝一下。
這間 sports bar 位置也在大家很熟悉的地方,就在 University Avenue 上,舊 Bento 的隔壁。通常大家來這個 plaza 都是去 Bento 或是去看電影吧?不過這間 sports bar 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它的店名叫做 Gator's Dockside。
一走進店裡,直接抓住你的目光的就是正前方的三面大螢幕 - 每一面都是投影機用的布幕的大小,並排在店裡最顯眼的一面牆上。除此之外,店裡到處都有電視,吧台後面有,柱子上能掛的地方有,連廁所裡也有。每台電視,都播放著體育節目:棒球、美式足球、賽車、高球等等,如果今天有重要賽事,通常這場比賽就會被選在中央的大螢幕播放。以今天(9/21)為例,中央的三面螢幕,右手邊放的是藍鳥對洋基,王建民對 Holladay 的比賽,也是我來的主要原因;左手邊放的是紅襪對魔鬼魚,Beckett 對 Kazmir 加上攸關美聯東區戰況,也是很值得注目的比賽;中間則是放勇士對釀酒人,熟悉最近情勢發展的球迷都知道,這也是場關鍵比賽,結果牽動著好幾隻球隊的季後賽希望。負責選擇播哪場比賽的那位,顯然是個識貨的人。坐在三面大螢幕前面,同時注意三場比賽,一邊廣告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切換到另一場,對一個球迷來說,真是太幸福了。店內另外也備有撞球台,電動玩具等等娛樂設施。不過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我應該也不會有時間去碰它們吧?
店內的食物以餐廳的標準來說算是中等偏下,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用一樣的價錢吃到更好的食物,不過這個從來就不是這間店的賣點 - 我對它的食物的要求是,只要我能夠吃得下去,不要食物中毒就可以了。另外這間店的服務,特別是點菜和結帳,總是比較慢一點,不過只要比賽還在播,我就無所謂。
再一個星期 MLB 的季後賽就要開始了,對於想看季後賽,特別是想一起看王建民又沒有人家有這麼大客廳的人來說,或許這會是個選擇,所以我特別選在這個時間分享出來。說個題外話,洋基或許有可能在第一輪遇上我支持的天使隊,到時候如果我穿著天使的 T-shirt出現在這間店裡的話,請不要找我幫王建民加油 - 季賽或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季後賽,一定是六親不認,不管是小王還是誰,絕對是不會退讓一步的。
這間 sports bar 位置也在大家很熟悉的地方,就在 University Avenue 上,舊 Bento 的隔壁。通常大家來這個 plaza 都是去 Bento 或是去看電影吧?不過這間 sports bar 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它的店名叫做 Gator's Dockside。
一走進店裡,直接抓住你的目光的就是正前方的三面大螢幕 - 每一面都是投影機用的布幕的大小,並排在店裡最顯眼的一面牆上。除此之外,店裡到處都有電視,吧台後面有,柱子上能掛的地方有,連廁所裡也有。每台電視,都播放著體育節目:棒球、美式足球、賽車、高球等等,如果今天有重要賽事,通常這場比賽就會被選在中央的大螢幕播放。以今天(9/21)為例,中央的三面螢幕,右手邊放的是藍鳥對洋基,王建民對 Holladay 的比賽,也是我來的主要原因;左手邊放的是紅襪對魔鬼魚,Beckett 對 Kazmir 加上攸關美聯東區戰況,也是很值得注目的比賽;中間則是放勇士對釀酒人,熟悉最近情勢發展的球迷都知道,這也是場關鍵比賽,結果牽動著好幾隻球隊的季後賽希望。負責選擇播哪場比賽的那位,顯然是個識貨的人。坐在三面大螢幕前面,同時注意三場比賽,一邊廣告的時候,馬上就可以切換到另一場,對一個球迷來說,真是太幸福了。店內另外也備有撞球台,電動玩具等等娛樂設施。不過這些對我來說都不重要,我應該也不會有時間去碰它們吧?
店內的食物以餐廳的標準來說算是中等偏下,在很多地方你都可以用一樣的價錢吃到更好的食物,不過這個從來就不是這間店的賣點 - 我對它的食物的要求是,只要我能夠吃得下去,不要食物中毒就可以了。另外這間店的服務,特別是點菜和結帳,總是比較慢一點,不過只要比賽還在播,我就無所謂。
再一個星期 MLB 的季後賽就要開始了,對於想看季後賽,特別是想一起看王建民又沒有人家有這麼大客廳的人來說,或許這會是個選擇,所以我特別選在這個時間分享出來。說個題外話,洋基或許有可能在第一輪遇上我支持的天使隊,到時候如果我穿著天使的 T-shirt出現在這間店裡的話,請不要找我幫王建民加油 - 季賽或許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到了季後賽,一定是六親不認,不管是小王還是誰,絕對是不會退讓一步的。
【甘城生活報】Do you want to save a lot?
身為窮苦的留學生,尋找生活中的便宜用品似乎已經像呼吸、吃飯、睡覺一樣,變成一種本能。在 Gainesville 採買日用品,除了大家熟知的幾間華人小店,還有主要的 grocery store 像 Publix、Albertson、Sweetbay、Walmart 之外,其實,我們還有較不為人知的第三種選擇 - 小型廉價 grocery store。今天要報導的就是一家比較不為人知的小店,SAVE-A-LOT。
save-a-lot 其實也是一個全國連鎖的店面,不過在各大超商的夾縫之間,它顯得一點也不出名。但不出名並不代表不存在或是不實用,事實上這間店非常好用,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去。Gainesville 的分店位在 Sam's club 的山腳下,有 walmart 的那個 plaza裡面。你可能會說,什麼,就在那邊啊?我怎麼從來沒有注意到有這麼一間店?沒錯,其實它就在你身邊。
從店外看去毫不起眼,和一般的 grocery store 沒什麼兩樣,規模又小,可能一般人都會被旁邊的巨人 walmart 或 Sam's club 吸引,根本就忽略了這間店吧?不過我這個人天生反骨,越是奇怪沒人注意的東西,我越愛探個究竟,某天我就衝著這一點,故意走進了這間店 - 沒想到裡面別有洞天,看起來和一般商店沒有差異,但價格卻硬是便宜。
店裡的購物環境稱不上絕佳,不過比起幾間華人超市好些,算是符合正常 grocery store 的標準。真正讓人眼睛一亮的是,這間店裡,有很多前所未聞的好 deal,就連 walmart 這低價通路之王,有時候也難以望其項背。看看下面這張照片:89 cents 的品客洋芋片,99 cents 的開特力…這只是開始,沿著店裡的通道走下去,微波爐爆米花、蕃茄醬、果汁、生菜、牛奶、火腿、起司、麵包等等,價錢都偏低。雖然說日用品差不了多少錢,但正是因為它們是我們經常要購買的日用品,能夠在這邊省下錢來,才是真正的省錢。我對於那種很久才買一次的東西反倒不是那麼在意。
仔細看看貨架上的商品,價格便宜的同時,的確也有很多不明來路的奇異商品參雜其中,品名千奇百怪,從知名品牌到無名怪貨都有。不過對我而言這真的是無所謂的事情,反正麵包就是麵包,牛奶就是牛奶,火腿就是火腿,只要吃在嘴裡沒有問題,名字有沒有聽過,就不是那麼要緊,反正他敢放上架賣,我就敢吃。而且,就算你只侷限於購買別的地方看過的商品,跳過那些不是那麼熟面孔的包裝,這間店還是有不少便宜的選擇。我經常在這邊購買麵包,火腿,起司,牛奶,雞蛋,生菜等等,偶爾加上一些零食和冷凍食品,一年下來積少成多,相信在食的這部分,省了不少錢。
如果你有興趣來這間店買東西,記得本店為了達成低價營運,是不提供購物塑膠袋的(要另行購買)。所以請自備購物袋,不然看到店裡太多便宜貨,出門的時候抱著滿手都是,可就相當麻煩。
save-a-lot 其實也是一個全國連鎖的店面,不過在各大超商的夾縫之間,它顯得一點也不出名。但不出名並不代表不存在或是不實用,事實上這間店非常好用,我幾乎每個星期都會去。Gainesville 的分店位在 Sam's club 的山腳下,有 walmart 的那個 plaza裡面。你可能會說,什麼,就在那邊啊?我怎麼從來沒有注意到有這麼一間店?沒錯,其實它就在你身邊。
從店外看去毫不起眼,和一般的 grocery store 沒什麼兩樣,規模又小,可能一般人都會被旁邊的巨人 walmart 或 Sam's club 吸引,根本就忽略了這間店吧?不過我這個人天生反骨,越是奇怪沒人注意的東西,我越愛探個究竟,某天我就衝著這一點,故意走進了這間店 - 沒想到裡面別有洞天,看起來和一般商店沒有差異,但價格卻硬是便宜。
店裡的購物環境稱不上絕佳,不過比起幾間華人超市好些,算是符合正常 grocery store 的標準。真正讓人眼睛一亮的是,這間店裡,有很多前所未聞的好 deal,就連 walmart 這低價通路之王,有時候也難以望其項背。看看下面這張照片:89 cents 的品客洋芋片,99 cents 的開特力…這只是開始,沿著店裡的通道走下去,微波爐爆米花、蕃茄醬、果汁、生菜、牛奶、火腿、起司、麵包等等,價錢都偏低。雖然說日用品差不了多少錢,但正是因為它們是我們經常要購買的日用品,能夠在這邊省下錢來,才是真正的省錢。我對於那種很久才買一次的東西反倒不是那麼在意。
仔細看看貨架上的商品,價格便宜的同時,的確也有很多不明來路的奇異商品參雜其中,品名千奇百怪,從知名品牌到無名怪貨都有。不過對我而言這真的是無所謂的事情,反正麵包就是麵包,牛奶就是牛奶,火腿就是火腿,只要吃在嘴裡沒有問題,名字有沒有聽過,就不是那麼要緊,反正他敢放上架賣,我就敢吃。而且,就算你只侷限於購買別的地方看過的商品,跳過那些不是那麼熟面孔的包裝,這間店還是有不少便宜的選擇。我經常在這邊購買麵包,火腿,起司,牛奶,雞蛋,生菜等等,偶爾加上一些零食和冷凍食品,一年下來積少成多,相信在食的這部分,省了不少錢。
如果你有興趣來這間店買東西,記得本店為了達成低價營運,是不提供購物塑膠袋的(要另行購買)。所以請自備購物袋,不然看到店裡太多便宜貨,出門的時候抱著滿手都是,可就相當麻煩。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甘城生活報】重慶既出.誰與爭鋒?
【前言】
Gainesville 地方雖然不大,但對華人學生來說,生活機能是很便利的。在小小的城市裡,就有三間華人超市:有老字號的重慶,去年以新挑戰者之姿出現的八月,還有因為長期販售過期貨被大家打入黑名單的新亞。今年四月的時候,朋友小貓來 Gainesville 出差,寫下了 這篇 重慶超市的報導,我才發現原來像超市這種在地生活的題材,也是很有意思的寫作對象,至少可以讓我全美的朋友們知道,Gainesville的學生們都過什麼樣的日子。正好最近重慶超市搬家後重新開幕,我星期天造訪之後,大大地感動了一下,於是決定寫下這篇報導。
【舊重慶】
相信舊生們都知道,在舊重慶擁擠的店面裡搶奪星期四輸入的食材已經是Gainesville許多學生的 weekly routine。重慶超市貨物齊全,尤其在生鮮食品方面,應該是 Gainesville 華人超市之最,雖然店面擁擠又不清潔,尤其星期四五晚上結帳的隊伍更是讓人痛苦,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來這邊買菜。
或許學生們的抱怨,老闆聽到了,又或許重慶早就打算離開原本起家的店面,另覓福地,脫離三家華人超市擠在一條街裡互相拼殺的情形,總之重慶的搬家計畫,在暑假正式公布,並且決定在開學後大約半個月的時候執行。
【新重慶】
新重慶搬到了下面這個地址:
418 NW 8th Ave, Gainesville, FL
今天星期天,剛從加拿大開完會回來的我,閒來無事,又需要補充家裡的食物,就依著之前在舊重慶拿的地圖,逛到了新重慶超市。才來到停車場,我就嚇了一跳 - 這個新基地,比原來的老地方大概大了一倍,從眼前看到的來推估,重慶這些年應該賺了不少錢才是。儘管是星期日下午三點,就學生們一般的採買 schedule 來說,不算是購物時間,停車場卻還是停了不少車。門前掛著開幕的 banner 和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
一走進店裡,我更是吃了一驚。原本舊重慶陰暗狹小的感覺,在這新店裡全部一掃而空。貨架間距加大,不但方便人們通行,採光方面也有相當的改善;或許是因為新店剛開張,東西的擺放也比過去整齊有條理。走到店的後方,擺放冷凍食品的冰櫃數量也變多了,更增添了一些開放式冰庫來擺放蔬菜和肉類,取代原先的冰桶。雖然,這麼做減少了一些獨特性和採買時的趣味,但在生鮮食品的品質提升上,我想絕對是一大加分。喜歡舊重慶氣氛的同學也不要難過,在水果的部分,新店仍然保有舊店三層式貨架,直接堆放紙箱的傳統風格。
在貨品的選擇上,由於店面大了至少五成以上,許多新貨品陸續出現。例如水果,就出現了我最愛的加州桃(找不到桃子是我搬家來 Gainesville 之後,最不適應的地方,我整個暑假在加州做 intern,大概至少吃了50個桃子以上)。不過讓我感受最明顯的,就是韓國貨的增加,從餅乾到泡菜到韓國烤肉用的肉,老闆顯然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有備而來。
在原本讓人詬病的結帳速度方面,很遺憾的,新重慶仍然沒有使用條碼系統,而是維持原有的手動結帳方式。不過,至少重慶擴充了結帳台的數量和排隊的空間,或許可以使結帳的流程稍微順暢一些吧?關於這點,因為星期日下午並不是 peak hour,所以到底有多少實質效果,還有待觀察。
【超市的定位】
現在重慶有了更大的店面,我想,可能老闆也不再只以華人超市自居,而轉向服務更廣大的 Gainesville 民眾。星期日下午,在超市內的外國人至少有一半以上,或許他們發現新店開張,也是來瞧瞧熱鬧的吧?當地民眾的接受度還有待觀察,不過從店內的新進貨源來看,老闆是打算抓準了 Gainesville 缺少韓國超市這點做為利基主攻。我們可以期待在試賣期過後,重慶店內的民眾組合會有什麼改變。
總體來說,我覺得,重慶的搬家是戰略上非常成功的一步棋。第一,他們利用搬家的機會,擴充了店面的容量和提升店面的等級;第二,重慶搬離原本三家華人超市並排的戰區,到離校園比較近的地方開闢新疆土。這個搬動,直接衝擊了另兩家華人超市的生意 - 因為重慶的貨源充足,字號老,我想很多人都還是以它為華人超市的第一選擇,新亞和八月只是有時候路過順便進去看看,現在重慶這麼一搬家,等於是直接抹殺了新亞和八月這部分的 "過路生意",雖然這兩家店各有不同的利基(新亞在日用品,八月在零食泡麵上,各自有獨特的優勢),不過生鮮食品還是學生採買的主軸,現在主軸選擇了和附屬品在地理上分離,會如何衝擊其它華人超市的生意,也是很有趣的觀察課題;第三,重慶選在開學時搬家,引起新生的注意,算是搬家額外的廣告價值。
我自己是開車購物,不能評論搬家這件事對坐公車購物的同學們的影響,不過我相信,老闆應該也有事先評估過。這點可能要另請賢達幫我補完。另外我覺得,這個超市搬家的故事,可能是念商學院的人做 project/case study 的不錯的題材,如果真有人做了的話,我很有興趣知道結果如何。
Gainesville 地方雖然不大,但對華人學生來說,生活機能是很便利的。在小小的城市裡,就有三間華人超市:有老字號的重慶,去年以新挑戰者之姿出現的八月,還有因為長期販售過期貨被大家打入黑名單的新亞。今年四月的時候,朋友小貓來 Gainesville 出差,寫下了 這篇 重慶超市的報導,我才發現原來像超市這種在地生活的題材,也是很有意思的寫作對象,至少可以讓我全美的朋友們知道,Gainesville的學生們都過什麼樣的日子。正好最近重慶超市搬家後重新開幕,我星期天造訪之後,大大地感動了一下,於是決定寫下這篇報導。
【舊重慶】
相信舊生們都知道,在舊重慶擁擠的店面裡搶奪星期四輸入的食材已經是Gainesville許多學生的 weekly routine。重慶超市貨物齊全,尤其在生鮮食品方面,應該是 Gainesville 華人超市之最,雖然店面擁擠又不清潔,尤其星期四五晚上結帳的隊伍更是讓人痛苦,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來這邊買菜。
或許學生們的抱怨,老闆聽到了,又或許重慶早就打算離開原本起家的店面,另覓福地,脫離三家華人超市擠在一條街裡互相拼殺的情形,總之重慶的搬家計畫,在暑假正式公布,並且決定在開學後大約半個月的時候執行。
【新重慶】
新重慶搬到了下面這個地址:
418 NW 8th Ave, Gainesville, FL
今天星期天,剛從加拿大開完會回來的我,閒來無事,又需要補充家裡的食物,就依著之前在舊重慶拿的地圖,逛到了新重慶超市。才來到停車場,我就嚇了一跳 - 這個新基地,比原來的老地方大概大了一倍,從眼前看到的來推估,重慶這些年應該賺了不少錢才是。儘管是星期日下午三點,就學生們一般的採買 schedule 來說,不算是購物時間,停車場卻還是停了不少車。門前掛著開幕的 banner 和燈籠,看起來喜氣洋洋。
一走進店裡,我更是吃了一驚。原本舊重慶陰暗狹小的感覺,在這新店裡全部一掃而空。貨架間距加大,不但方便人們通行,採光方面也有相當的改善;或許是因為新店剛開張,東西的擺放也比過去整齊有條理。走到店的後方,擺放冷凍食品的冰櫃數量也變多了,更增添了一些開放式冰庫來擺放蔬菜和肉類,取代原先的冰桶。雖然,這麼做減少了一些獨特性和採買時的趣味,但在生鮮食品的品質提升上,我想絕對是一大加分。喜歡舊重慶氣氛的同學也不要難過,在水果的部分,新店仍然保有舊店三層式貨架,直接堆放紙箱的傳統風格。
在貨品的選擇上,由於店面大了至少五成以上,許多新貨品陸續出現。例如水果,就出現了我最愛的加州桃(找不到桃子是我搬家來 Gainesville 之後,最不適應的地方,我整個暑假在加州做 intern,大概至少吃了50個桃子以上)。不過讓我感受最明顯的,就是韓國貨的增加,從餅乾到泡菜到韓國烤肉用的肉,老闆顯然是為了打開國際市場有備而來。
在原本讓人詬病的結帳速度方面,很遺憾的,新重慶仍然沒有使用條碼系統,而是維持原有的手動結帳方式。不過,至少重慶擴充了結帳台的數量和排隊的空間,或許可以使結帳的流程稍微順暢一些吧?關於這點,因為星期日下午並不是 peak hour,所以到底有多少實質效果,還有待觀察。
【超市的定位】
現在重慶有了更大的店面,我想,可能老闆也不再只以華人超市自居,而轉向服務更廣大的 Gainesville 民眾。星期日下午,在超市內的外國人至少有一半以上,或許他們發現新店開張,也是來瞧瞧熱鬧的吧?當地民眾的接受度還有待觀察,不過從店內的新進貨源來看,老闆是打算抓準了 Gainesville 缺少韓國超市這點做為利基主攻。我們可以期待在試賣期過後,重慶店內的民眾組合會有什麼改變。
總體來說,我覺得,重慶的搬家是戰略上非常成功的一步棋。第一,他們利用搬家的機會,擴充了店面的容量和提升店面的等級;第二,重慶搬離原本三家華人超市並排的戰區,到離校園比較近的地方開闢新疆土。這個搬動,直接衝擊了另兩家華人超市的生意 - 因為重慶的貨源充足,字號老,我想很多人都還是以它為華人超市的第一選擇,新亞和八月只是有時候路過順便進去看看,現在重慶這麼一搬家,等於是直接抹殺了新亞和八月這部分的 "過路生意",雖然這兩家店各有不同的利基(新亞在日用品,八月在零食泡麵上,各自有獨特的優勢),不過生鮮食品還是學生採買的主軸,現在主軸選擇了和附屬品在地理上分離,會如何衝擊其它華人超市的生意,也是很有趣的觀察課題;第三,重慶選在開學時搬家,引起新生的注意,算是搬家額外的廣告價值。
我自己是開車購物,不能評論搬家這件事對坐公車購物的同學們的影響,不過我相信,老闆應該也有事先評估過。這點可能要另請賢達幫我補完。另外我覺得,這個超市搬家的故事,可能是念商學院的人做 project/case study 的不錯的題材,如果真有人做了的話,我很有興趣知道結果如何。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