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4, 2021

關於新冠病毒 - 談談在家工作的心得

舊金山灣區從2020年三月頒布 shelter in place 命令以來,大部分科技公司(特別是軟體公司)都改採遠距上班的工作模式,除了少部分需要特殊實驗室設備,在家無法進行工作的情形之外,所有員工都開始無限期遠距工作。從那時候到現在,我沒有進過一天辦公室,不是我選擇不去,而是就算我想去也不讓我去,我們公司的 policy 是如果你在家有辦法工作,那就不准進辦公室。所以說到遠端工作,扣掉中間請育嬰假的部分,我也有快一年的心得。在此分享給大家,如何讓在家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首先我要說,若你的工作能在家進行,在疫情擴散的當下,你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你仍然可以有收入,仍然可以有產出,比起不到辦公場所就無法工作的群體,要面臨染疫或失業的雙重風險,不是冒險往外衝,就是關在家天天不知道要做什麼,在家工作者幾乎可以說是特權階級般的存在了。在家工作當然有額外的挑戰,不過在IT科技這麼發達的今日,很多問題其實都有相當程度的對策。

以下我想分兩部分,第一是在家工作的環境和時間表,第二是在家工作和公司及同事的互動來談。

說在家工作的環境之前,我先說個小故事。大家大學的時候可能有類似這種經驗:今天中午下了課,跟同學從系管出來,邊走邊聊要一起去吃午餐。走到半路遇見了你的一群社團同學,他們也要去吃午餐,那就乾脆大家一起。這兩群人你都很熟,都很有話聊,但他們彼此完全不認識。結果不知道怎麼,那餐飯你吃得特別彆扭,感覺跟大家都有話聊,但是聊什麼都不對,就是一整個怪。這個情境在社會學上有個解釋,不同的社交群體情境對個人來說,像個舞台,你如果很清楚知道自己現在站在哪個舞台,你就有辦法扮演好自己熟悉的角色,但是如果發生像上面這種,沒有連結的舞台突然被混在一起的情形,你搞不清自己現在在演那一齣,就很容易進退失據,這很正常。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空間的使用上。比如說臨時在家工作,沒有適合的場所,只好抱著筆電在客廳茶几做事,但是這裡平常下午是家人看電視喝茶的地方,結果大家搞不清楚這個場所現在是什麼功用,所以進退失據,大家都覺得彆扭。

所以說成功的在家工作的第一步,我覺得是要把家裡的空間和時間做好區隔,什麼地方什麼時候,他是什麼場域,在大家心裡要有個數,這樣才可以避免混亂。這在最開始的時候當然不容易,因為若本來家裡沒有辦公的功能,現在卻要臨時在空間沒有變化的情形之下,把新功能加進來,這當然不容易,尤其若家裡有超過一個人要在家工作那又更困難。但我覺得這部分的規畫要先確立,而不是每天湊合,走一步算一步,那一定是走不遠的。不但在家工作的人覺得效率低落,其他沒有要上班的家人也會覺得原本生活的流程受到嚴重的干擾。 

所以在家工作的第一步,是確立自己工作的場地和時間。有專屬的空間(書房/工作室)當然最好,若沒有的話,那就退而求其次,考慮轉換家中某個角落為工作區。這個工作區和其它家中的功能區域,最好盡量避免功能交叉的衝突(像上面說的"不同舞台混在了一起"的情形),比如說使用餐桌的一側當工作桌,就不是很理想(除非餐桌大到有一角是本來完全不用的),因為每天十一點多和五六點,家裡準備吃飯的時候,你工作的舞台和家人們準備吃飯的舞台就交叉了。如果家裡有一個堆放運動器材的角落,平常是只有週末出去的時候才會從這邊拿東西,那這個區域雖然比較小,雖然可能沒有現成的桌子,等等硬體上的麻煩,但它在空間上是一個更適合的選擇,因為舞台衝突的情況相對少,你在這工作,不會造成很多日常流程上的問題。

空間的選擇,還有幾個考量:第一容易專心,如果不是獨立的房間,那最好是面向牆壁,而不是一抬頭就提醒自己我現在不是在熟悉的工作場域;第二容易升級,比如說有沒有足夠的插座,有沒有適合的地方擺工作的設備,電腦白板等等;第三是否可以長久,若在家工作變成一種持續性的狀態,這個地方能不能一直用下去。

要有效率地在家工作,有些設備不可或缺。這些東西是什麼,每份工作不太一樣。以我自己為例,如果沒有夠大的外接螢幕,我幾乎無法有效率的工作(我曾經幾次因為家裡沒有螢幕,本來想WFH的日子後來還是跑去公司),幸好我們公司在關閉辦公室的時候,開放兩天讓大家拿私人物品,同時也允許員工把桌上原本自己使用的螢幕搬回家。對常常需要開會的人,可能是適當的視訊會議環境。對創意工作者,可能是比較抽象的,可以激發自己想像力的空間。在家工作開始,可能你會覺得很衝動,覺得少了本來熟悉的這個那個,什麼都不對勁,想把它們趕快買齊,或大興土木對空間進行改造。我是覺得給自己一點時間,有些東西你很快會習慣,或找到夠好的替代方案,一兩個星期之後,你真的不能沒有的東西才會開始慢慢浮現,你才能最有效地做添購採買改變。

若家裡有不只一個在家工作的人,空間又難以區隔,很容易彼此干擾,比如說我要開會,你也要開會,講話聲此起彼落,很難專心。這時候可能就需要好一點的耳機,有 noise canceling 功能的,幫助你們做出空間的區隔。如果真的還是無法,可能就要彼此協調,界定一下各自需要的專注工作時間,這時另一方盡量減少干擾。比如說盡量不在那段時間安排會議,換個臨時的地方工作接電話等等。

若家中還有其他成員,尤其是小孩/幼童,那協調就更複雜,因為小孩本身也會有自己在家上學的行程表,需要大人協助監督執行。我們公司裡,大家覺得WFH難以有效投入工作的首要原因,就是家裡有小孩要照顧。這部分我因為小孩還很小(嬰兒),所以沒有很實用的經驗可以分享,不過我想類似上面的模式,和家中成員協調"現在是誰的專注時間",小孩的工作就由其他人執行。

還有雖然在家工作,但心態上仍然要認定自己是在工作,不是因為在家就可以隨便。我所在的場域已經從生活、休息的地方,變成了工作場所。如果需要一些提醒,比如說儘管在家仍穿正式工作服裝,才能進入這個狀態,那就這麼做。不同的人需要的提醒不一樣,我有聽過有人的流程是早上吃完早餐,要開車出去轉一圈,整理好上班的心情,然後回到家上班。聽起來有點多此一舉但如果這對你有效,那就這麼做吧。

二來說到在家工作和公司和同事的互動。一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很新鮮,也很混亂,大家還各自在弄清楚自己要怎麼工作,所以很多事會有些 delay。這部分大家要有心裡準備,是正常的。當在家工作的常規開始建立之後,會了確保大家能夠有效的工作,溝通協調的時間(例如開會)會大量地增加,但是這並不是很有效率的方法,因為會議同時也是生產力的殺手,如果開會的時間安排的不好,很容易吃掉大把原本可以做事的時間。

我們公司在WFH之前就有很多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內部的 messenger,討論事情的群組,追蹤待辦事項(task)的內部工具等等。在家工作的這一年,如果說我在工作上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要怎麼盡量有效地應用各種非即時性的溝通模式,來取代需要雙方或多方同時投入時間的即時溝通(開會)。有時候,在內部討論版上,你一句我一句的留言,可能比坐在一起開會一小時,得到的結論更好,而且達到結論的總時間投入還更少。會議,特別是人很多的會議,其實是效能很差的溝通方式,一邊聽人講話(特別網路頻寬不好,講話斷斷續續的時候),一邊又在想要怎麼回,加上因為網路的延遲總是有兩三個人一起開始說話,往往不能很扼要且有條理地推進想討論的事情。在家工作一年之後,我覺得大部分我和熟人們(經常直接合作的 team member)的會,往往比較像是心理支持和簡短告知/求助的功能,比較深入的討論通通移到非即時的管道,還更有效率。我想就算回到辦公室上班,這種模式應該還是會繼續。

要特別移出來一提的是公司內部的 messenger。從WFH以來,有很多人覺得messenger是一個很吵的東西,往往在自己需要專注的時候,跳出來打斷我的flow。我的建議是把 messenger 當做比較快的 email 看待,不要一直看(可能乾脆把通知也關了),工作到一段落,一兩小時看一下,該回的再回。大家習慣了以非即時溝通取代即時溝通之後,對合理的延遲都很能接受。重點是你不能讓 messenger 控制你一天的工作進度,就像以前大家鼓吹的不要讓 email 控制你一天的工作進度那樣。

在台灣比較傳統的職場,我相信在家工作可能會有一種"啊老闆怎麼知道我有在工作" 或 "我怎麼知道我的部屬有在工作"(如果你是經理級以上)的想法跑出來。我覺得這倒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來推廣以成效為導向的評量想法。首先要知道事情要有人做才會完成,所以事情有沒有完成,是否妥善完成,本身就是大家有沒有做事最好的指標。而更進一步說,大家有沒有在做事,花多少時間做事,這些都只是達成目標的方法,不是目標本身。如果專注在有沒有好好完成事情,那上面兩個問題我覺得不難找到答案。

我覺得在家工作本身是個挑戰,但它也是機會,仔細檢視自己的工作習慣,找到拖累生產力的因素,然後排除。比如說灣區很多人早晚通勤時間加起來要兩個小時以上,當WFH的常規建立,少花這兩個小時,生產力馬上有所提升。如果自己需要連續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來完成某件事,然後有人跟你約個不重要的會在這一個半小時正中間,那就直接拒絕改約別天。事實上,讓大家能夠遠端工作的科技,已經相對成熟,我們小時候在像漢聲小百科之類的書裡看到的,未來世界爸爸不用出門就可以上班,搞不好就已經是現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