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y 23, 2021

關於新冠病毒 - 疫區生活雜談

2020年三月十六日,舊金山灣區六個 county 公衛主管機關聯合發布 shelter in place(當地中文媒體翻譯為"居家避疫")命令,COVID19 這個在當時還感覺像是遙遠天邊烏雲的潛在威脅,一下子變成頭頂的傾盆大雨。命令至今一年有餘,太太從懷孕到生產,家裡兩個人變成三個,灣區都還不能真正算是脫離疫情的風暴。直到最近,我們陸續接種疫苗,才算是真正往扼止疫情前進了重要的一步。

千里之外的家鄉台灣,在這全球疫情延燒不斷的一年多之間,表現非常亮眼。雖然初始時是全球最早發現案例的國家之一,但在大家通力合作之下,奇蹟式的擋住了傳播鍊,有別於大部分國家星火燎原的疫情,過去一年台灣有如世外桃源。我有幾位灣區朋友,在這一年間或回台灣休假短居,或直接搬回台灣,幾乎無不讚嘆,能夠在這像是被詛咒了的2020年,過上出入自由,不需要恐懼的日子,簡直不可思議。這是全民努力的成果,值得驕傲,諸多國際上的報導也證明了這一點。

直到最近,事情開始往大家不希望的方向發展。以目前的態勢看來,病毒進入社區已成事實。雖然網路上大家高喊要示範給世界看如何十四天解除三級,但以世界各地過往一年經驗來看,恐怕這口號只能說有夢最美,面對病毒,我們應該要有更務實的態度。

本文想以在疫區生活一年餘的角度,分享一些居家防疫的經驗。

首先,請大家務必避免不必要的外出。新冠病毒主要由無症狀或輕症的人傳播,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是健康的,有做防護,所以就可以出門。只要有出門,有群聚,就有風險。這個風險是雙向的,你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身邊的人好像都看起來很正常)被感染,然後又繼續感染下一個人。這樣下去傳播鍊永遠斷不了。加州這邊,2020過了一開始的高峰期之後,有一段時間(秋天到早冬)看起來疫情似乎受到控制,但後來年底感恩節、聖誕節各種群聚,又再度一發不可收拾。所以,能夠在家工作的(這是很幸運的一群人),就在家工作;必需要出門上班的,盡量避免和人群不必要的接觸,保持距離,注意個人衛生。百密難免一疏,就算大家都努力做到這些,總是還會有人意外得病,想要一口氣把傳播就此中斷幾乎不可能(以台灣的人口密度,這種傳染病特別危險,紐約就是最好的例子),但要知道若能把R值降低一些,就能讓醫院更有機會幫助需要的病患,也是功德一件。

若不得已要外出,也盡量避免碰觸多人接觸的表面,像門把,按鈕,觸控面板之類的,若碰過之後,不要接觸口鼻臉部。去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先在家想好列好清單,到了店裡不要猶疑不決,用最快速度拿好自己要的東西,然後結帳離開。如果在列清單的時候想不到,要到店裡東看西看才想到的,那你其實不需要那件東西,不要逛,不要找,生活盡量簡單,買有需要的東西就可以。盡量不要把東西從貨架上拿下來看又放回去,真的要買才去碰,因為你無法確知自己有沒有受到感染。早上去買東西比晚上好(病毒已在密閉空間累積了一天),如果店裡人太多就不要去。東西買回家之後,若可以就放個兩三天再打開來用,生鮮類的就把外包裝丟掉再放冰箱,處理之後記得洗手。

台灣至今仍採用公布確診者足跡的方式告知大眾所謂傳染的熱區何在。但我以為這方式無異於看照後鏡開車,因為這些確診者的足跡都是至少一星期以前的事了,除了除非我同時曾去過那些地方,可以對自己的健康更多加注意之外,對一般大眾幫助有限,反而產生一種"啊反正我沒去那些地方"的錯誤安全感。美國這邊從來沒有公布確診者足跡(高峰時一個county每天就有好幾千例,完全無從調查,而且注重個人隱私也讓這種做法不可能實現),反而實現了"只要我出門,我就有可能遇到確診者"的一種心態(事實上,加州差不多10%的人都得過 COVID,所以這個假設其實並不太差),病毒會傳播,在密閉空間會累積,而且看不見,所以萬不可以為自己和確診者足跡沒有重疊,就是安全的。

若疫情持續,我們很多熟悉的生活商業模式都會受到影響,灣區這邊疫情最嚴重的一段時間,所有商家都為了維持社交距離採取更嚴格的人流管制,比如說小賣店內只能最多同時有兩組客人;去銀行辦事要先上網預約時段,而最近的時段常常都是超過一星期後;很多商家開始只收信用卡或線上付款;有時候,為了確保商家本身不造成群聚,服務的容量也大幅縮減。所以大家不妨開始檢視自己的生活,想想自己有哪些事是會見到人的,然後有什麼替代方案可以變成不用見到人,例如說假設習慣去便利商店繳帳單,能不能改成從網路銀行繳,或直接約定扣款。所有需要遇到人的服務,會慢慢變成一種有限的稀有資源,節約使用,把它留給真正需要的人,從而減少社會的風險。所以現在除了要考慮節約用水用電,還要考慮節約用人,能夠不造成人與人直接接觸的,就思考替代方案避免,慢慢養成新習慣,做長期抗戰的準備。

疫情是一面反映人心的鏡子,面對挑戰,面對恐懼,面對未知,大家的反應不同,每個人只能依自己的信仰和經驗來應對。這也包括了所有主導的官員,其實沒有人完全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最能控制疫情的」,哪天封城、哪天停課、要不要普篩、要不要禁止人民移動,都可以檢討但沒有人能夠真正回答 what if 的問題,因為疫情是一個有機變化的現在進行式,很多事件是隨機的,所有的統計、調查、應對,都是事後的,探究種種 what if 的問題來爭辯,就像探究平行宇宙但可惜到頭來你還是活在眼前的這個現實。所以大家會聽到非常多不同的觀點,大家互相指責,但不要忘了不管你相信什麼,COVID 病毒不會管這些。所以省點想把不同觀點的人駁倒的力氣,做好自己的身邊防疫工作,保護自己的健康,保護同住家人的健康,才是第一要務。

另外關於疫苗,我了解現在台灣的處境還很艱難,但這是唯一真正有效的,可以控制新冠病毒的方法。你看像美國這麼不愛戴口罩的地方(事實上灣區絕大多數人都有戴,但病毒還是傳了一年多沒有停下來),最後也是靠打疫苗硬是把案例數壓下來了。大家在說副作用,但我覺得要從"發生的機率"和"若發生的嚴重程度"來考慮。大部分的常見副作用,像手酸、頭痛、疲倦、發燒等,都不是特別嚴重的事(跟若得了 COVID 可能無法呼吸掛掉相比起來),如果你不屬於對疫苗有特別風險的族群,基本上完全可以不用理會。能打疫苗,就去打,這是你可以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切斷傳播鍊最好的方法。

若台灣真的進入強制在家工作或停班,大家的日常生活會起很多變化。一整天基本上就在家裡幾個房間移動,少了很多接觸到人的機會,生活變得很孤立。對年輕的世代來說,可能透過社群軟體互動也還過得去,不很理想,但勉強湊合,但對不熟悉這些科技,依賴人際接觸為主的世代,接來下幾個月會比較辛苦。可能會需要大家彼此多打電話關心等等(再次強調,現在千萬不要約見面)。台灣已經很幸運,因為這樣的日子世界上很多地方已經過了一年以上。當生活中所有需要出門的娛樂都被剝奪,萬不得已要出門的時候就擔心防護措施,朋友家人極少相見,這樣的日子從週延長到月,從夏天延到冬天,不知不覺就過了一年以上,慢慢的我連所謂正常都忘了是怎麼回事。感覺整個世界變得很遙遠,像古代人從自己的村莊看著遠山,猜想山的那一邊又是什麼那種感覺。這種生活不容易,但無論如何要忍耐,忍得住就還有希望,若忍不住出去亂跑,那就是大家一起過一直強制在家看不到盡頭的爛日子。灣區開始 shelter in place 命令的時候,我還希望最多關個幾個月,大家就可以回到正常,但到了去年九月十月的時候,灣區這邊有一度某個 county 比鄰居們晚幾天禁止室內用餐(因為案例又開始上升),結果是灣區各地的人都跑去那個 county 搶室內用餐,還造成高速公路塞車上了新聞,我就覺得沒救了,不到大家打疫苗打滿那天這事是不會結束的。誠心希望台灣能做得比這邊好。

哦還有,隨著疫情擴散,可能大家身邊鄰居朋友也陸續會有患者出現,更甚至他們還在社區裡活動,被追蹤才發現確診。請大家要以同理心對待這些人,他們是無心的受害者。基本上,得 COVID 就像玩俄羅斯輪盤,大部分人都安全下莊,但少部分人就會有嚴重後果,我想不會有人要刻意拿自己健康性命去賭這個。COVID 防疫的難處,在於個人要在完全沒有病識感的狀況下,把自己當個病人來對待,十天半個月大部分人可能做得到,但時間一旦延長,就很容易鬆懈,而病毒就趁虛而入。像美國這樣弄到一年以上,每次出門就要疑神疑鬼,把自己當個病人,真的是沒病也要想出病來。在這種高壓的情緒下,再去責怪、公審、或嘲笑染疫的人,無濟於事,只會造成防疫上的困難,跟社會的緊張。自媒體時代,大家要在網路上寫什麼、爆料什麼,都很容易,也是個人自由,不過針對性的負面言論,無助於整體情況,還是忍住不發比較好。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