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29, 2016

2014 Hawaii - Maui 1 - Snorkeling at Molokini

在計畫這次夏威夷旅行的時候,我們就把 snorkeling 排進一定要安排的活動之一。但夏威夷 snorkeling 的選擇真的很多,粗略可分成自己去海邊找地方下水、或參加 snorkeling 船專門出海兩個大方向,而且兩種方向都有很多地點可以選擇;若是選擇參加出海的團,還要在眾多船公司裡選擇一間,看到後來實在是眼花撩亂。經過種種行程的調整,最後決定在 Maui 參加前往 Molokini 的 tour。

來 Molokini 的船還有分成只來這一個點,或者是花一半時間在這,之後再趕去第二個點浮潛的團。後來我們選擇了單點浮潛的行程,可以少花點時間來回坐船,多點時間找魚。

我們的浮潛團一大早就出發,而上船的碼頭和我們住的 AirBnB apartment 有一段車程,雖然我們已經提早出發,但因為路不熟加上 GPS 又指錯路,最後只得在碼頭一路狂奔才非常驚險地趕上出航。

十二月是夏威夷旅遊的旺季,有很多世界各地來避寒的旅客。我們今天的浮潛團幾乎坐了滿船。一上船出航,船長就開始跟大家介紹今天的行程,除了浮潛還有可能看到哪些海洋生物,另外還順便無紹 Maui 當地其它重要景點,包括我們明天要去 hiking 的 Haleakala national park。聽船長說,Haleakala 在當地原住民語是 "house of the sun" 的意思,它位在 Maui 中央,和另一邊 Maui 島西側的 "house of the moon" 遙遙相望。

【我們的船長,他年輕時在芝加哥工作,現在退休來到 Hawaii 當浮潛團的船長】
船才從港口出海不久,船長就很開心地跟大家說遠方發現有鯨魚。他說從這頭鯨跳出水面的頻率來看,這應該是一頭幼鯨,因為肺活量還不夠,所以破水的次數比較多。每年冬天,鯨魚會牽移到夏威夷這邊,在溫暖的環境產下下一代,到了隔年夏天才會北返,最遠可以到阿拉斯加一帶。船長在這邊停了好一陣子,讓大家欣賞跳躍的鯨魚,才繼續往我們的浮潛目的地出發。

【破水的鯨魚,這隻的姿態很有趣,常常有垂直破水的動作】
【所有的觀光船都受不得去 "追" 鯨魚的法規限制,所以我們也只能遠遠地拍照】
今天早上的天氣陰冷,海面也不太平靜,但船長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這在現在這季節蠻常見的,接近中午的時候應該會慢慢好轉,不過他也無法保證,只能見機行事。Molokini 實際上是位在 Maui 島西南邊的一個小島礁,在當地土著語似乎是 "新月" 的意思,任何人只要一查地圖,看到這島的形狀,相信都不會對這個名字有異議。根據船長說,這附近海流其實十分強勁,不過半月彎形狀的小島,正好提供了天然的保護,讓海洋生物有一個安全的環境生長,我們也有一個安全的地方可以 snorkel。

果然,如船長所說,船開到 Molokini 附近的時候,雲就漸漸開了。船長先開船繞島一周,讓我們看看島的全貌,同時也三令五申說這座島受到法規限制,擅自登島是不允許,同時也是不安全的(因為靠岸處浪不小,而且石頭很尖銳,很容易受傷),提醒大家等下浮潛務必和島嶼保持距離。

【Molokini 島背面的景觀】
船繞島一圈後,就開進了半月形環礁的中間,工作人員開始準備固定船隻,同時也施放本船各種娛樂設備。在先前的航程裡,船長特別介紹了我們有 scuba diving 的設備,或者另一種叫做 snuba 的東西 - 參與者配有長長的呼吸管,可以潛水到比較深的地方,但仍然透過水面上傳下來的空氣呼吸,不用自己背鋼瓶;報名這些額外費付行程的客人們,都一一就位準備去了。像我們這些沒有額外付費的人,就被放牛吃草,自己帶著船上浮板之類的器材下海。

一下到海裡,就發現這邊的水溫蠻低的,而且即使是有環礁保護,海流還是很強,特別是要注意自己有沒有一直被潮流推向淺水處,隨時和岩岸保持距離。稍微習慣了一下水溫和水流之後,就開始我找魚的行程。

【為了節省體力,雖然我對泳有自信,還是帶個浮板下水】
【還要裝備蛙鞋,這樣打水省力很多】
說起這次夏威夷行程,因為我們知道下水的機會很多,所以還特別買了小台防水數位相機,今天就正是它發揮威力的時候了!比起一次性的水中底片相機,這台的畫質好多了,而且還可以攝影更是重要的升級。早年保育觀念還沒那麼好的時候,通常浮潛活動都讓遊客帶食物下水去吸引魚群過來,不過現在這種行為已經幾乎絕跡了。沒了食物,魚就不會理我們,我只好帶著相機到處去追魚。這邊的海底生態很豐富,有各種形形色色的魚,讓我覺得這趟很值得。

【海底有海膽,和黑魚】
【這種黑魚是這裡最多的魚種,一群一群到處都是】
【更多黑魚】
【大家都看魚看得目不轉睛】
【要拍別種魚就得花點心思】
【黃魚】
【彩色的熱帶魚】
【這種藍魚游得很快,而且牠們是一直線往前游,不像別種魚會在原地晃來晃去,我追了很久才抓到這一張】
和自己下水相比,參加浮潛船的好處第一是可以到達像 Molokini 這種自己到不了的地方,二是船上有些比較特別的設備,可以拿起來玩玩看,三是船費也包含食物,在海裡泡了一陣覺得冷的時候,一上船馬上就有熱三明治吃真是太享受了。整體來說,Molokini 浮潛行程算是物有所值。

【船上的裝備之一 see board - 它不只是大型的浮板,中間還有一區是透明的塑膠,可以趴在板子上直接看海裡的魚。不過使用報告是視野太窄,盯著看久了會頭暈】
【船底還有一區是透明底,若是不會游泳的人/不想下水的人,也可以從這邊看魚】
【船開來 Molokini 的路上就有船員先幫大家烤雞肉做三明治】
【回程路上看到海龜】
【夏威夷無處不可浮潛,到任何海邊都會看到浮潛客,但我有些懷疑這邊能看到多少魚】


Tuesday, April 19, 2016

2014 Hawaii - Big Island 4 - Others

大島的最後一篇文章,我來介紹一下未被歸類到其它篇文章的小型景點。

《Kaloko-Honokōhau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

在 Kona 城外不遠的這個海邊的小景點,由 NPS 管理,可以看到沙灘和海龜。不過這個點的主題不是很明確,就當是個看風景的地方好了。

【沙灘上的大型遮陽建築】
【海龜一隻】
【海景很美,但我不是很確定為什麼這邊是歸 NPS 管的地】

《Punalu’u Black Sand Beach》

【黑沙灘的 sign】

大島著名景點之一的黑沙灘。這裡的沙是火山岩風化之後形成的,整個沙灘完全是一片黑色,非常特別。

到達這個地點也相對容易,因為它就在大島南邊 Kona 開往 Hilo 的環島主要道路邊,走這條路的時候一定會經過。

和別的沙灘相比,這裡的沙顆粒比較粗,所以若是要在沙灘上坐下來玩沙,可能不是特別舒服;海裡看得到有人在浮潛,但我們今天沒有打算下水。

【沙灘圍繞著小海灣】
【這邊的海龜更多,一整群一起晒太陽】
【遊客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多,可能因為今天風比較大,有點冷】
【沙灘後面還有個小池塘】
另外這個沙灘開闊處的風很大,躲在椰子樹後面才稍微好一點。我們來的時候是下午,不知道若是早上的話會不會好一點。

大島另外還有一個綠沙灘,聽說更是特別,沙中的某種礦物質使得它呈現翠綠的顏色。可是這個沙灘從停車場還要步行 2.5 miles 才能到達,我們那天下午沒有時間只好放棄。

《Queen Liliuokalani Park and Gardens》

這是在 Hilo 市區的一個小公園。大島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中午左右就要出發飛去 Maui,所以不打算離開城市太遠。查了一下 trip advisor,發現這個就在城市內的小公園得到很多好評,而且它離我們飯店也很近,就繞過來看看。結果一看果然讓人驚艷,在這拍了不少照片。如果來到 Hilo 有一兩小時的空檔,我很推薦來這邊看看。

【在 Hilo 機場附近有這麼個不太有名但風景很好的小花園】
【整體景觀混合了日式和中式的元素】
【也有許多大樹】

【全景圖,點圖可以放大】
【中式和日式的石雕混在一起,有點妙】
【公園入口有日式的鳥居,遠遠的山就是天文台所在 Mauna Kea】

Wednesday, April 13, 2016

2014 Hawaii - Big Island 3 -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夏威夷大島最著名的景點,應該非火山莫屬了。活火山不分晝夜地流出鮮紅的岩漿,順著山坡流下,這不但是平時生活難得一見的場面,也是現今所有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的起源。這回來到大島,是我生命中第一次親眼見到活動中的火山,這著實讓我感到新奇。可惜的是,因為預算和時間的考量,我們並沒有安排坐直昇機去看火山,或參加長途 hiking 去追岩漿的行程,只有退而求其次,在火山國家公園探訪各種火山活動的遺跡。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地處大島東南邊,最近的大城市是 Hilo。我們的總共安排大約一天半時間玩這個國家公園。第一天是從 Kona 取道大島南邊道路,移動到 Hilo 住宿的路上經過,順道玩一個下午,然後第二天再從 Hilo 回頭,玩一整天。

《 Lava Tube》

第一天來到火山國家公園的時候,天色已晚,只能走比較短的 hike。於是我們選擇了火山活動留下的特別地質景觀之一的 Lava tube。所謂 Lava tube,是指大量岩漿在高熱狀態下流動時,最外層的部分先因接觸空氣冷卻,反而幫助中央的岩漿保溫而能持續流動,最後中央的岩漿全部流走之後,留下像是地鐵隧道一樣的山洞。

夏威夷火山公園的這個 lava tube 就在入園不遠處的路邊,停車之後只要走大約十分鐘就可以看到,走進去繞一圈回來也最多只要半小時以內,很適合行動力不強的遊客親身體驗這奇特的地質景觀。

【Lava tube 的入口。原本高熱的岩漿流走之後,剩下這樣子的隧道】
【Lava tube 裡面的空間】


【這次旅行新買的 Panasonic 防水相機,白平衡和我的 Nikon 調調很不一樣】

《volcano outlook》

當然,來到以活火山著名的國家公園,勢必不可能只看到火山活動的遺跡就滿足了。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追逐岩漿是很多遊客的行程上必去的項目之一。但實際上,想要靠近活動中的火山並不容易,通常是付費參加直升機行程帶你去看火山口,或者是請嚮導帶路在雨林中長途 hiking 才能接近岩漿流。這次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或預算,只好到國家公園裡 Jaggar Museum 外面的觀景平台遙望火山口過過乾癮。

其實這裡離火山還相當遠,要入夜後才能清楚看到火山口的橘色光線和煙霧。生平第一次看到真的火山,還是蠻興奮的。

【晚間可以看到遠遠的火山口透出橘色的光芒(白天只看得到一個冒著煙的洞)】
【其實 Jaggar Museum 離火山口還很遠,望遠端 135 的鏡頭最多只能拍到這樣】
《hike Kilauea Iki trail》

火山國家公園的第二天,我們選擇 Kilauea Iki trail 這條步道。從 trail head 開始,它先是沿著火山口的邊緣穿過雨林,然後開始往火山口下降,最後穿過寸草不生的火山口,從另一邊出來。這個火山口其實曾經在 1959 年噴發過,根據 trail head 的照片,當時從這看下去是一片岩漿海,也就是說現在眼前的黑石頭都是非常年輕的,不到一百年的石頭(比很多人的阿公都還年輕)- 這也是火山國家公園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因為地質相對年輕,而且附近一直有火山活動,所有feature 都還在一直變化中,再過幾十年誰也不知道這個國家公園會長成什麼樣子。
【trail head 的告示牌,顯示我們等下要下去的火山口在1959 年曾經是這個模樣】
【當年這下面曾是一片岩漿海,照片遠處冒煙的地方就是昨天在Jaggar Museum遙望的火山口】
【但我不得不佩服植物強大的生命力,在火山噴發50年後,crater rim 的雨林茂密到讓我難以看出火山噴發的影響】
【很有趣的蕨類植物】
【我們要先沿著 crater rim 走到火山口的對面】

【然後就順著山路下到還寸草不生的火山口】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這邊的石頭是岩漿大量噴發又冷卻形成,因此裡面有很多自然形成的空隙】
下到了火山口之後,舉目所及都是黑色火成岩,而且大部分岩石都尚未風化形成土壤,植物在這無法生長,看起來格外荒涼。再往前方看,一大片黑色的火山口,遊客三三兩兩,緩緩前行。走了沒幾步,就到了當年火山噴發的時候岩漿出口的位置,但乍看之下,除了一些些輕煙和微微的氣味,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當年岩漿就是從這噴發出來!】
【火山口破碎的地面】

【加個人當比例尺】


【一望無邊的黑色石頭】
整體說來這個 hike 風景算是中等,主要賣點還是能走在火山口之中那種心理上的「我做了一件蠻特別的事」的感覺。

《Chain of the Craters Road》

繼續順著園內主要道路往南走,整個火山國家公園的南方靠海的區域,都布滿了火山活動的遺跡,可以看到公路的左右全都是凝固的融岩,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還保留了流動的姿態。和早上走過的火山口相比,我反而覺得這裡的景觀更為壯觀特別。整片黑色的火成岩,沿著舊有的山脈,緩緩地流向海洋,構成一大片黑色的波浪。

【看起來像是一層層波浪的岩石,當然早已全部凝固了】
【一路上可以看到 1970 年代噴發的岩漿大片奔流向海的遺跡】

【岩漿就這麼順著山坡流下來。這些石頭真的很黑,黑到相機白平衡都有一點失誤了】
【在凝固的岩漿上擺假裝滑倒的動作,看起來有點像沒乾的柏油】
在這路上我們還經歷了一段小插曲。開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午後陣雨,就像台灣夏天的雷陣雨那樣來得又急又快,而且雨還沒停,竟然就急著出現了大彩虹,相當地不真實。


【忽然就吹來一陣大雨,而且雨還沒停就已經出了彩虹】
【天寬地闊,這彩虹非常寬(夏威夷的車牌圖案就是像這樣的大彩虹】

到了公園南邊,有另一個步道可以走去看原住民在石頭上遺留下來的石刻。這條步道一路非常空曠,剛好那天下午落山風強勁,吹到我們幾乎快走不了路,費盡力氣才走完這條不長的步道。結果所謂原住民的石刻,大多只是在石頭上面打進去的小點點,看起來實在不怎麼厲害,讓我有白走一趟的感覺。

【原住民在石頭上留下的石刻,但是只有簡單曲線和點點,看不出什麼意義。國家公園也沒有設解說牌】
【吹著大到快讓我走不動的冷風,走了快半小時,才看到這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點點,感覺有點失望】
【不過幸好我在這邊拍到一張我覺得是這趟旅行的 best shot 稍微讓我覺得值得一走】
在這條公路的南邊盡頭,原本還有一個特別的景點是"凝固的岩漿跨在馬路上"的遺跡,充分說明了夏威夷大島時時不間斷的火山活動,造成當地人民的住所、道路都得要「逐火山而居」(更精確的說是逐"沒有火山活動的地方"而居)。但一路開到了盡頭之後,才知道這片岩漿已經被清除,準備重新修通這條道路。這就是火山國家公園最有趣的特點:隨著火山和人類的活動,景點會不停地產生和消滅,或許再過幾十年,這裡又會是完全不同的風貌了。

【路底的海中拱門 Holei sea 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