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3, 2016

2014 Hawaii - Big Island 3 -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夏威夷大島最著名的景點,應該非火山莫屬了。活火山不分晝夜地流出鮮紅的岩漿,順著山坡流下,這不但是平時生活難得一見的場面,也是現今所有人類賴以生存的陸地的起源。這回來到大島,是我生命中第一次親眼見到活動中的火山,這著實讓我感到新奇。可惜的是,因為預算和時間的考量,我們並沒有安排坐直昇機去看火山,或參加長途 hiking 去追岩漿的行程,只有退而求其次,在火山國家公園探訪各種火山活動的遺跡。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地處大島東南邊,最近的大城市是 Hilo。我們的總共安排大約一天半時間玩這個國家公園。第一天是從 Kona 取道大島南邊道路,移動到 Hilo 住宿的路上經過,順道玩一個下午,然後第二天再從 Hilo 回頭,玩一整天。

《 Lava Tube》

第一天來到火山國家公園的時候,天色已晚,只能走比較短的 hike。於是我們選擇了火山活動留下的特別地質景觀之一的 Lava tube。所謂 Lava tube,是指大量岩漿在高熱狀態下流動時,最外層的部分先因接觸空氣冷卻,反而幫助中央的岩漿保溫而能持續流動,最後中央的岩漿全部流走之後,留下像是地鐵隧道一樣的山洞。

夏威夷火山公園的這個 lava tube 就在入園不遠處的路邊,停車之後只要走大約十分鐘就可以看到,走進去繞一圈回來也最多只要半小時以內,很適合行動力不強的遊客親身體驗這奇特的地質景觀。

【Lava tube 的入口。原本高熱的岩漿流走之後,剩下這樣子的隧道】
【Lava tube 裡面的空間】


【這次旅行新買的 Panasonic 防水相機,白平衡和我的 Nikon 調調很不一樣】

《volcano outlook》

當然,來到以活火山著名的國家公園,勢必不可能只看到火山活動的遺跡就滿足了。在夏威夷火山國家公園,追逐岩漿是很多遊客的行程上必去的項目之一。但實際上,想要靠近活動中的火山並不容易,通常是付費參加直升機行程帶你去看火山口,或者是請嚮導帶路在雨林中長途 hiking 才能接近岩漿流。這次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或預算,只好到國家公園裡 Jaggar Museum 外面的觀景平台遙望火山口過過乾癮。

其實這裡離火山還相當遠,要入夜後才能清楚看到火山口的橘色光線和煙霧。生平第一次看到真的火山,還是蠻興奮的。

【晚間可以看到遠遠的火山口透出橘色的光芒(白天只看得到一個冒著煙的洞)】
【其實 Jaggar Museum 離火山口還很遠,望遠端 135 的鏡頭最多只能拍到這樣】
《hike Kilauea Iki trail》

火山國家公園的第二天,我們選擇 Kilauea Iki trail 這條步道。從 trail head 開始,它先是沿著火山口的邊緣穿過雨林,然後開始往火山口下降,最後穿過寸草不生的火山口,從另一邊出來。這個火山口其實曾經在 1959 年噴發過,根據 trail head 的照片,當時從這看下去是一片岩漿海,也就是說現在眼前的黑石頭都是非常年輕的,不到一百年的石頭(比很多人的阿公都還年輕)- 這也是火山國家公園最有趣的地方之一:因為地質相對年輕,而且附近一直有火山活動,所有feature 都還在一直變化中,再過幾十年誰也不知道這個國家公園會長成什麼樣子。
【trail head 的告示牌,顯示我們等下要下去的火山口在1959 年曾經是這個模樣】
【當年這下面曾是一片岩漿海,照片遠處冒煙的地方就是昨天在Jaggar Museum遙望的火山口】
【但我不得不佩服植物強大的生命力,在火山噴發50年後,crater rim 的雨林茂密到讓我難以看出火山噴發的影響】
【很有趣的蕨類植物】
【我們要先沿著 crater rim 走到火山口的對面】

【然後就順著山路下到還寸草不生的火山口】
【若仔細觀察,會發現這邊的石頭是岩漿大量噴發又冷卻形成,因此裡面有很多自然形成的空隙】
下到了火山口之後,舉目所及都是黑色火成岩,而且大部分岩石都尚未風化形成土壤,植物在這無法生長,看起來格外荒涼。再往前方看,一大片黑色的火山口,遊客三三兩兩,緩緩前行。走了沒幾步,就到了當年火山噴發的時候岩漿出口的位置,但乍看之下,除了一些些輕煙和微微的氣味,也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當年岩漿就是從這噴發出來!】
【火山口破碎的地面】

【加個人當比例尺】


【一望無邊的黑色石頭】
整體說來這個 hike 風景算是中等,主要賣點還是能走在火山口之中那種心理上的「我做了一件蠻特別的事」的感覺。

《Chain of the Craters Road》

繼續順著園內主要道路往南走,整個火山國家公園的南方靠海的區域,都布滿了火山活動的遺跡,可以看到公路的左右全都是凝固的融岩,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還保留了流動的姿態。和早上走過的火山口相比,我反而覺得這裡的景觀更為壯觀特別。整片黑色的火成岩,沿著舊有的山脈,緩緩地流向海洋,構成一大片黑色的波浪。

【看起來像是一層層波浪的岩石,當然早已全部凝固了】
【一路上可以看到 1970 年代噴發的岩漿大片奔流向海的遺跡】

【岩漿就這麼順著山坡流下來。這些石頭真的很黑,黑到相機白平衡都有一點失誤了】
【在凝固的岩漿上擺假裝滑倒的動作,看起來有點像沒乾的柏油】
在這路上我們還經歷了一段小插曲。開到半路,突然下起了午後陣雨,就像台灣夏天的雷陣雨那樣來得又急又快,而且雨還沒停,竟然就急著出現了大彩虹,相當地不真實。


【忽然就吹來一陣大雨,而且雨還沒停就已經出了彩虹】
【天寬地闊,這彩虹非常寬(夏威夷的車牌圖案就是像這樣的大彩虹】

到了公園南邊,有另一個步道可以走去看原住民在石頭上遺留下來的石刻。這條步道一路非常空曠,剛好那天下午落山風強勁,吹到我們幾乎快走不了路,費盡力氣才走完這條不長的步道。結果所謂原住民的石刻,大多只是在石頭上面打進去的小點點,看起來實在不怎麼厲害,讓我有白走一趟的感覺。

【原住民在石頭上留下的石刻,但是只有簡單曲線和點點,看不出什麼意義。國家公園也沒有設解說牌】
【吹著大到快讓我走不動的冷風,走了快半小時,才看到這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點點,感覺有點失望】
【不過幸好我在這邊拍到一張我覺得是這趟旅行的 best shot 稍微讓我覺得值得一走】
在這條公路的南邊盡頭,原本還有一個特別的景點是"凝固的岩漿跨在馬路上"的遺跡,充分說明了夏威夷大島時時不間斷的火山活動,造成當地人民的住所、道路都得要「逐火山而居」(更精確的說是逐"沒有火山活動的地方"而居)。但一路開到了盡頭之後,才知道這片岩漿已經被清除,準備重新修通這條道路。這就是火山國家公園最有趣的特點:隨著火山和人類的活動,景點會不停地產生和消滅,或許再過幾十年,這裡又會是完全不同的風貌了。

【路底的海中拱門 Holei sea arch】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