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那天下午,在 Carmel 吃過午餐之後,我們沿著海岸公路 highway1 一路南行,這對我來說,算是一趟有特別意義的路程 - 還記得五年前,也差不多是這個十二月底的時間,剛結束在美國第一個學期的我,趁著回台灣之前的空檔,帶著考上兩個多月後才領到手的加州駕照(在當時算是非常快的),還有千辛萬苦才申請到的第一張美國信用卡 AE blue for student,開始我在美國第一次的自助旅行。來美國不知不覺已經五個月了,而我還沒有離開過 LA 一步,那時我一路沿著 highway1 北上,到北加州找同學。在當時,這個還算新的國度,一切都是那麼陌生,那麼不確定,但也充滿了刺激感。
五年的時間,真的是不知不覺就這麼過了。而今 highway1 景色依舊,我甚至還能想起來,五年前我曾經在哪些地方停車照相過,整個人的心態卻是大大不同,自助旅行也從全新挑戰變成了家常便飯,一下子覺得自己老了好多 XD。不過,奇妙的是,這次走 highway1,覺得它的景色比我記得的美了很多,或許是因為上次來的時候期待過高,又在出國前曾經到蘇花公路一遊的關係吧?
highway1 在 SF 和 LA 之間比較著名的景色,最北邊要從連接 Monterey 和 Carmel 兩個城市的 golden 17 miles 開始(不過這次我沒去 golden 17 miles,而是改去不用收錢的 Pacific Grove 的海邊,景色也甚美;再繼續往南到 Big Sur 沿線,是 highway1 在 SF 到 LA 之間地勢最險,也最壯麗的一段;過了 Hearst Castle 附近的小城 San Simeon 之後,再往南就幾乎沒有風景可言了。當年我從 LA 上來,第一天都幾乎沒有景色可看,無聊得很;這次從 SF 往下,只走北半段精華的部分,果然整體感覺大大地加分。
話不多說,送上照片:
那天我們往南一路趕,就是為了在天黑之前來到 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先前朋友小貓一行人因為記錯公園們的名字錯過了這個 state park,而寫了一篇 blog 警世。冬天天黑得早,我們來到 Julia Pfeiffer Burns state park 的時候,太陽已經快下山了。這個公園的名字是紀念某位先人(好像是 Big Sur 一帶的知名 pioneer 女性)而取的,不過今年森林大火,燒壞了這個公園大部分的地,成了名符其實的 Julia Pfeiffer "burned" state park…幸好海岸的部分還算沒受太大影響,這裡也算是這個 park 的招牌景觀,有一個從山崖上直接落入海中的瀑布可以欣賞,從停車場步行十分鐘就可以到達。
4 comments:
真的有美!我想現場看會更加讚嘆吧 ~~~
說到那個 Julia Pfeiffer Burns SP, 我11月又和冠夫去了一次,發現將車子停在公園入口再從旁邊小路走下去就可以了,不必多花6元門票。
另外,經過冠夫精密的觀察,他覺得那個沙灘上的小瀑布是人工的:因為走在小路上可以看見地下埋的水管,方向就是往瀑布過去,而且那個瀑布的地形實在太詭異,他不認為那邊有水源可以形成瀑布。
小路上還有一個奇特的小風景 -- 沿路佈滿了生鏽螺絲帽,我們本來以為是什麼施工沒整理乾淨的,但是滿地螺絲的數量實在多得驚人,後來彎腰細看才發現那是某種樹掉落的種子,顏色和形狀都像極十字螺絲帽耶!真神奇 :p
這個 state park 因為 wild fire 受損嚴重,好像暫停收費了的樣子。至少我那天去的時候,門口收費亭是空的,大家都長驅直入。不過也有可能是時間太晚,收費員下班了。
至於那個瀑布,我倒不覺得是人工的;如果是人工瀑布,還以此大做宣傳,豈不是 state park 造假?這種事有點難以想像。
不過話說回來,若說這個 state park 是列在"人生必遊50景點",我覺得是太誇張了。至少美國境內我去過的地方我就想得到十個以上比它更美的所在,更何況世界之大,各個偏遠的角落一定有很多不同的奇景,以一個小小的海灣瀑布,就名列人生必遊50景之一,我只能說歪果人真是太天真了。
Pictures look fantastic !! When I got there, there was smog all over the place, so I could not see some of them well.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