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04, 2009

惱人的房事2

不久前提到,我因為破解了我現在住的公寓的房租結構,簽下了每個月可以省 200 元房租的好約,不過我心裡還是覺得,我的房事還是沒有解決。這個只是短期的 solution,長期來說,我實在是想自己買一棟房子,有個自己的家。最近寫到有關金錢方面的煩惱,仔細思考之後,發現完全是跟房事相連的。這個買房子的欲望,像是一個大黑洞,把很多表面上看起來沒相干的事,通通扯了進來,弄得一團亂。

在寫我的煩惱之前,先說明我為什麼這麼想買房子 -

1.這個好像本來就是我想要的一個 check point,就像 Ph.D. 畢業是人生的里程碑一樣,是一件想完成的事情。

2.現在在美國買房子,時機大好;目前房市的分析是房價和房貸利率都在相對低點。這種情形已經數十年沒有出現過,如果錯過這次,未來會怎樣,沒人知道。不過眼前看來是一個買點,買點能維持多久,不知道,因此我心裡就有點急。

3.買房子這件事,對我來說,與其是要滿足個人擁有什麼東西的欲望,不如說是要達到金錢使用的效率性。租房子住,對自己手上的錢有雙重的無效率打擊。比較明顯的,是房租付了就到了別人的口袋,變成自己的支出,別人的收入;比較不明顯的,是買房子有極大的稅務上的好處 - 我的所得,拿來付房貸的利息的部分,是可以免繳所得稅的。聽起來好像沒什麼,但實際上可是很有什麼。簡單的例子計算,假設房貸三十萬,利率 4.5%,用懶人法概算,一年的房貸利息就要繳30萬乘上 4.5% 是 13500(是完全錯誤的,考慮複利之後,一開始一年要付的利息應該比這個還多很多),假設聯邦稅邊際稅率 25%,我因為每年付 13500 的房貸利息,就可以少繳 13500/4 = 3375 元的稅。這個還是嚴重低估房貸利息算出來的數字哦!而且這還只是聯邦稅,州稅有沒有房貸利息的優惠,我還沒查清楚。再假設每個月少付的一千多元房租,現在沒進到別人的口袋,而是拿去放在自己的房子裡,有點像是儲蓄(事實上這個假設,頗有問題,晚點會再補充),這樣子我每年金錢的使用,從無效率的支出變成有效率的儲蓄的部分,就有 1200x12+3375 = 17775 元。這個數字真的很大。當然這個無效率到有效率的轉換不是任意就可以達成,而是要付出成本,成本就是買房子的頭期款和日後每個月要繳房貸的 commitment。這是一個很奇妙的轉換,就是花了很多錢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金錢使用的效率,從中省下很多錢。感覺有點像電子的能階跳升,要累積足夠的能量,才能躍升到一個比較高能階的軌道。

列出條件之後,仔細一想,發現我想買房子的理由裡,三竟然是最主要的原因,再來是二,最後才是一。雖然說我覺得買房子是個人生的 check point,但我並沒有給自己定時間表,早達成,晚達成,只要最後有達成就好了。也就是說,明明心裡無欲,卻被別的外部條件,像是要抓住市場的變化,還有省稅這些考慮給追著跑,剛不起來,這就變成了不快樂的來源。想買房子,好像也不是真的想要這個東西,而是為了一些其它理由,看起來實在是詭異。之前上學的時候,完全沒錢,房子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遠,所以不會注意這些,心裡是無入而不自得;現在開始注意了,一下子就產生很多相關的煩惱。

煩惱之一就是一直覺得自己存錢不夠快。本來我對錢的邏輯是,只要不要弄到入不敷出,或明顯的沒有留下存款,花多點錢或花少點錢,如果不是隨意浪費掉了,我是沒那麼在意啦。以前在學校的時候,雖然薪水少,但是用錢還蠻自由的。現在反而變成不敢用錢,例如說之前一直在講上班後要買單眼數位相機,現在看來在買房子之前,要無限期延後了。之前跟朋友說這件事,他的反應的大意是,你省一千元,去挑戰幾萬元的目標,不是杯水車薪嗎?但我的存錢邏輯是,沒有個位就不會有十位,沒有十位就不會有百位,當有了一個巨大的存錢目標的時候,就變得事事計較,在家要一直想辦法省水省電;同事中午出去吃飯,我就又在想說,啊,又多了一筆原本可以省下來的花費。明明是個位十位,之前不會那麼在意的錢,現在卻不時在想;每個月都在 review 自己上個月的儲蓄率怎樣,然後不管算出什麼數字,都覺得好像還可以更高 XD。日子過到這樣,煩惱多多也只是活該而已。

我們小時候,好像台北曾經有一段時間有無殼蝸牛上街頭的怒吼。以前年紀小,沒什麼感覺,現在我覺得,如果這些人當時活在跟我一樣的情形下,那怒吼絕對有理!

而事實上,若以台美兩地的房價來計算,台北市人在買房子這件事上實在是可憐到不能再可憐的地步了:

(A) 北加灣區房價,在美國已經是么壽高,買一間中等的 2bed apartment,可能在 450K 上下,對照此地碩士工程師薪水,約 80K 美金,或助理教授薪水約 75K 美金(是以網路上查得到的 UF 的資料估計,在這邊應該更多才對),基本上六年的全薪就可以買到房子。

(B) 台北市房價,以最近我的好友買的房子來計,一坪45+萬,小套房二十餘坪,要一千四百萬台幣。對照碩士工程師薪水約一個月五萬加上難以計數的分紅(台灣業界本薪低分紅高的薪資結構,一直是我覺得難解的謎),或助理教授約一個月七萬,要將近十七年的全薪,才能買房子。

這樣一算,我甚至對要不要回台灣生活這件事,感到有點害怕了。如果在台北市生活的人,人人都背負這種工作一輩子還未必有一棟房的狀態,那這個城市還沒有引發暴動,我只能說大家抗壓性真的是高到不可思議。

最後,回到現在急著買房子,是不是真的就是好 deal 的討論上來。我是覺得,如果房價不繼續崩盤,至少我把錢投到自己的房子裡,是有一種儲蓄的功能(而不是白白被房東拿走)。但事實上,這個假設,是危險的。我說它危險的原因是,灣區的房價事實上也是高得沒道理,只是因為許多高科技公司在此,造成了許多人前來工作的需求,房價才變成這樣。事實上灣區房價和美國很多人口差不多的大都會,像 Arizona 的 Phoenix 或 Florida 的 Jacksonville 比起來,大約貴了三倍,就算不考慮這些房子特別便宜的地方,和一般都會區比,可能也至少貴了一倍吧(除了紐約、LA 這些地方之外)。換句話說,要不是有這些公司,那灣區的房價,一定無法維持這麼高的水準。現在 work from home 越來越盛行,說實在的,往未來再走二十年,誰知道高科技公司密集的矽谷,還會不會是今天的風貌?還是說因為在家工作的盛行,都市化不再是風潮,反而整個世界變成像中世紀的城堡時代,有更多人口聚居的小地方,但是每個地方都市化的程度都不高。如果未來世界變成這樣,美國各地的房價搞不好會來到一個平均水準,那今日買了灣區房子的人,等於是買了賠 50% 以上的投資。這麼說當然是極端了些,但是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我現在急著買房子,也有可能搞不好是自己挖一個洞跳進去哩。

總之,房事惱人,為了想買一個買不起的東西,弄到煩惱很多,真是很氣人的一個狀態啊。

11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Between renting and buying a house, my feeling is that buying a house will not save you any money (assuming the housing price remains flat). The reason is that you pay the opportunity cost when purchasing a house, which does not vanish even after paying back your mortgage. Moreover, you need to maintain your own house (utility, gas, water, sewage, etc), which generally takes a lot of money. Take myself for example, we spent more (after all the necessary tax/interest adjustment) after purchasing our own home.

On the other hand, the housing price generally goes up in the long run. And you will enjoy better living quality since your own house is usually more spacious and you can redecorating the rooms as you wish. So all-in-all, I vote for getting your own home :)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housing price of Taipei and US, however, is not that straightforward. In US the housing price is relatively cheaper than in Taipei, but you pay a lot for the property tax, which is usually 1-3% of the property value. Suppose you purchase a USD500,000 house in US, then you pay non-recoverable tax for USD 5K to USD 15K per year, which is NTD 150000 to NTD 450000 per year. In Taipei, I am willing to purchase a NTD 15M if my annual income is NTD 1M. However, in US, I would never consider a USD 500K house if I only earn USD 33K per year. The overall cost of owning a USD 500K house is much higher in US than in Taipei. (The property and the federal taxes are killing in the US.)

Wei-jen Hsu 徐偉仁 said...

Is the CC above CC Wang? If so 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 doing recently?

(If you are CC Sabathia instead, may I have your autograph? :P)

Anonymous said...

碩士工程師薪水起薪沒有80K美金,80K算是比較高的,很多都是50K到70K,低過55K算是太過份,但小公司給60K不到的,大有人在,特別是給辦h1的小公司.

現在大家更不談起薪了,有工作就不錯了.

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要存錢的話,和人分租一個房間,應該是存錢中的最大效益. 一個月差超過500-800 USD.

Anonymous said...

Too bad that my autograph is not as valuable. :)

Anonymous said...

我個人對買房子這件事倒是沒那麼大的熱衷,就算以後結了婚生了小孩,可能也只是用一種 lukewarm 的態度來對待買房子這件事。總覺得我對這種承諾性的事情不太在行。房貸一繳就是二三十年耶,我沒有把握自己對一棟房子有這麼長的熱愛,搞不好過了五年以後會開始對它厭倦,繳房貸繳得很不甘願。當然我知道也是可以轉手賣掉,只是這樣不就和租房子一樣了嗎?所以我可能不是適合買房子的性格。

不過我非常同意台北居大不易那一段,我覺得現在台北的年輕夫妻,要能夠過著像我們爸媽那一輩的買房生子的生活,真的要很敢才行。薪資和房價物價的不成比例,變成如果家裡沒有傳下來房子,或爸媽沒有幫忙帶小孩的話,整個生活會陷入很困苦的境況。巨觀來說我不覺得這是一個正常社會該有的現象(社會裡的家庭要靠 extra resources 才活得下去?買尬),也是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會變成今天這樣的。薪資真的是被中國大陸的廉價壓低的嗎?一個月兩三萬的薪水實在太離譜的低了!

Anonymous said...

你說的我整個心有慼慼焉。當然因為我是個窮教員,那種「升格」當了教員之後還是跟作學生差不多一樣窮的感覺時時打擊著我。
如果不是房事老不順,可能也不會那麼努力想買房子。你說的三點,我都同意,順序跟你也差不多。雖說這裡的房價跟加州天價相比不算什麼,但正好我的薪水跟你的差價如同房價。所以我現在狠狠覺得,可能房子買下去後會比作學生時還窮...
所以...這一切到底為了什麼?
也許真的就是想追求所謂的生活品質吧。但不就右很矛盾?有了「高品質」的房子,但其他地方通通得要「省」下來才能養房子。唯一好處,真的就是希望幾年後,手上有房子,而不是(像你說的),房租付了也不會回來...

Anonymous said...

我們之前也是一直落在同樣的煩惱中
不過問題比較單純 只想買之前住的那棟大房子(就是你來過的那間 現在搬家了)
計算了很久 比較頭期款和利率等等問題
幾乎就要下手了 不過我們出的價和房東的期望落差太大 就談不攏搬家了

不知道現在加州的貸款利率和頭期款的條件如何 我們當初問到很低的頭期款(3.5% down payment) 只要多繳一些PMI (每月多繳$64) 如此手上的現金還是很充裕 當初考量是經濟環境不景氣 寧可多留一些現金在身邊 這樣算下來 買房子和繳房租相比 其實並沒有省多少錢(因為房屋稅省下的錢不會太多 比較可能的是省下來的錢會花在房子的維護費用上)

即使這樣 我們還是想買房子 原因是自己的房子住起來比較踏實 也可以隨自己高興佈置 風險是 賣房子時可能會賠錢 不過如果留在美國時間夠久 這點比較不是問題

最後放棄買房子的因素很多 其中最重要的 是我們在美國的時間不會太久 在房市還沒回來前就必須賣房子 如此一來會給自己添許多麻煩 不過我會說 如果我們還會在美國待個三年以上 一定會在今年買房子 因為價錢比較"美" 利率比較低 怎麼看都划算哪

不過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 有能力買的時候周邊條件卻不能配合 現在我們的目標是存錢回台灣買車子(房子還不敢想) 幸運的是我們有個好室友 可以幫助我們提早完成目標 :)

Wei-jen Hsu 徐偉仁 said...

日前找到這個網站,提供很多資訊給第一次買房子的人。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
http://michaelbluejay.com/house/

在這一頁上他分析買房子 vs 租房子的費用,顯然我們的分析都不太夠精細。看這網站,收穫很多
http://michaelbluejay.com/house/rentvsbuy.html

Anonymous said...

(A) 北加灣區房價,在美國已經是么壽高,買一間中等的 2bed apartment,可能在 450K 上下,對照此地碩士工程師薪水,約 80K 美金,或助理教授薪水約 75K 美金(是以網路上查得到的 UF 的資料估計,在這邊應該更多才對),基本上六年的全薪就可以買到房子。

This is not true. Don't forget the tax. The after-tax money is the real money. For a person making $80K, his/her after-tax money is ~$52k (use 35% Fed+State taxes).

稚齡姐姐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稚齡姐姐 said...

畢了業之後,馬上就要工作,所以目前我也陷入了是不是要買房子的問題上。

考慮到我這邊(徳州)房租與房價普遍便宜的因素,唯一讓我卻步的卻是超高的 property tax,以房價25萬一年5000元的稅來說,就覺得買房子得來的真的只有「生活品質」四個字。

工作以後慾望無限大這句話說得真好,你的文章寫得真有趣,有空多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