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25, 2009

Seattle 市區觀光之二: Seattle public library

自從我在 Gainesville 去了公立圖書館,我就覺得美國的公立圖書館資源十分豐富,搬到 Santa Clara 之後,也經常利用這邊的公立圖書館。這次去西雅圖旅行,也是在圖書館借了兩本旅遊書,做為參考。

在旅遊書的 downtown 重要景點上,赫然發現 Seattle public library 也列在其中,而且還被列為特別推薦的景點。一個圖書館,為什麼可以值得外地遊客在短短幾日停留裡,特別造訪,讓我十分好奇。於是我就決定,要在市區觀光的路上,特別留點時間去一探究竟。

Seattle public library 座落在市區內,因此格局和 Santa Clara 或 Gainesville 位在鄉間的圖書館,完全不同。Seattle public library 是一棟十層樓的建築,外觀都是以玻璃裝飾,頗具設計美感。和 downtown 的高樓大廈們一起羅列在西雅圖繁忙的市街裡,看起來卻特別起眼。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棟樓裡必有什麼古怪。

【外觀獨特的 Seattle public library】

【圖書館的大廳,蒼天為幕,有沒有像機場大廳?】

【我來的時候是星期一,有許多 Seattle 市民,在圖書館用功中】

當然,如果只是外觀古怪,就不會值得我特別寫一篇文章介紹。這個圖書館有很多我喜歡的設計。如果,你想要留待自己來一探究竟的話,請不要繼續往下閱讀。以下文章將把 Seattle public library 的特別之處,一一爆料一番。

第一眼看到這個圖書館的時候,我還想,它佔地不大,藏書一定不多。不過很快我就發現自己大大地想錯了。這個圖書館,和所有 downtown 區的建築一樣,往高處發展,雖然一層樓的樓板面積小,但卻是十層的建築,藏書遠比我在美國去過的圖書館都多。不過,這種往高層發展的圖書館,通常都會有整個書庫被切割地支離破碎,沿著書架走到了一層樓的盡頭,卻差了幾個索書號,就要跑到別樓去拿書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Seattle public library 有一個極為聰明的設計:從五樓開始的書庫,是利用圖書館的整個樓板,建構出來類似立體停車場的斜面空間,順著斜面一路往上走,就可以從索書號 000 走到 999 ,也一路從五樓走到了九樓。為了讓要跳躍到某一個號碼的人在這個摺起來的圖書空間裡快速移動,在書庫的中央也有往上的電扶梯,可以從五樓達七樓,從大約 500 號開始走,或直達九樓,從 999 號走下來。另外有也樓梯、電梯,直接到達每一個樓層。我覺得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

【從圖書館頂樓,望下中庭大廳】

繞了書庫一圈,下到樓下 information 櫃台,跟圖書館員閒聊起來,說我很喜歡她們的圖書館。館員老媽媽一聽,就像有人稱贊她兒子一樣,非常開心,又介紹了我幾個可以參觀的地點。順著她的介紹,先看到了圖書館的大演講廳。這個大演講廳橫跨三層樓,還有機動的隔板可以依不同活動需要把房間 configure 成不同的形式。那天沒有活動,所以所有隔板是打開的,可以整個看得一清二楚。


【大演講廳,由上往下看】

【大演講廳,由下往上看】

不過,整個圖書館最讓我驚艷的,還是它們的自動還書系統,還有它們為自動還書系統花費心神做的介紹。說穿了,這個自動還書系統,在我們 Santa Clara 圖書館也有採用(至少前端是相同的),就是一個牆上的鐵門,當你拿書靠近的時候,鐵門上的小匣門就會打開,裡面有一個自動啟動的輸送帶,把你的書"吃"進去。我從以前就好奇,這個被吃了的書,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是直接丟到一個大桶裡去,然後由工讀生人工分類?還是有什麼自動處理的後續過程?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在西雅圖的圖書館得到了完美的解答。

Seattle public library 非常自豪於它們是美國第一個採用全自動圖書分類系統的圖書館,不但把還書系統在大家看得到的地方設計成透明包裝,還在圖書館一角,裝了一個像博物館才有的指向式播音系統和電腦螢幕,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在那裡站著收看整套系統的詳細介紹。介紹影片長約四分鐘,只要有人去按電腦螢幕,就會開始播放。

【透明化的書本輸送帶,可以看到從流通櫃台往上,通往後面的輸送帶】

原來,這套系統的背後,大有玄機,結合了許多高科技,不是只是一個通往大還書箱的輸送帶。書本被吃之後,會像上面那張照片一樣,進入一個長長的輸送帶。輸送帶是上下一組把書本夾住,確保它可以乖乖地前進,被帶到後端的"處理室"裡。在下面的照片上可以看到,處理室裡的輸送帶縱橫交錯,有如 LA 高速公路系統般複雜。書本像小車車般,在高速公路上前進,到了適當的交流道時,履帶就會自動轉向 90 度,讓那本書換到另一條高速公路。至於,自動系統怎麼知道哪本書的目的地在哪呢?原來每本書上,都有 RFID(一種用無線電波啟動,來識別物件簡單資訊的小 tag,可以像一個貼紙一樣,貼在每本書上),根據 scan RFID 的結果,書本會自動被 routing 到正確的目的地。


書本到了目的地之後,可不是就丟到一個大桶裡就完事了。下一個關卡,是自動轉向平台,書本會停留在一個平台上,上方降下一個吸盤,把書本微微吸起後丟下,然後在這時候,利用書背那一側不會張開,而書被翻的那一邊會張開的特性,來判斷目前書的方向,然後把書自動旋轉到書背都朝向某個方向。最後,一個自動的機械手臂,會依據書的索書號(當然也是存在 RFID 裡),來把書放上還書車上正確的位置。經過這整套自動系統,所有進入圖書館的書本,被分類成所有同一區域的書放在同一台還書車上,並且依號碼順序,書背向外排好,完全不假一人之手。還書車裝滿之後,就會自動被從架子上(本來是斜斜地倚在機器上)降到地面,圖書館員只要來把它推走,去書庫上架就行了。

My oh my, this is just cool.

我是那種對事情背後怎麼運作一直都很好奇的人(事實上,我小時候很想把自己裝到行李裡去,這樣子我就可以去看機場裡面是怎麼分行李的)。Seattle public library 的透徹介紹,不但完全滿足了我的好奇心,還讓我知道,原來現在圖書館採用了這麼多的高科技,讓我感覺不但逛了圖書館,還順便逛了博物館,長了一點知識。

這真是一個充滿多元樂趣,從閱讀本身,到建築,到空間規畫,到科技系統,還有裝飾,都讓人充滿驚喜的圖書館!

【Seattle public library 外文書區的地板,是各種語言的字倒過來的浮雕,是取"印刷術"的意象】

3 comments:

ch3 said...

大廳感覺採光鮮明很有fu
那個分類跑道宛如小型工廠
真的太神奇了!

Ry said...

實在太精彩了!
雖然個人對高科技產品沒興趣,但還是想知道箇中原理.
有兩個comments
1. RFID在這個用途上遠遠勝過傳統的bar code
2. ”自動書背識別系統”(我取的名字)雖是聰明快速方便,但是對於機械性的處理,就是以吸盤把書吸起以加以分辨,其實好像是會”傷害”到書的本身,總覺得現今的recongition technique應該可以用images/features來找到書背的面才對,不過絕對比機械方法慢的多

Anyway, 下一次我也想去看看那個系統.

Ry said...

"把書本微微吸起後丟下"
我又看了一次 
是不是應該只是”把書面微微掀起後放下”
這樣好像就可以達到識別的效果,而且可以把對書本的影響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