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現,我的手機已經有四年沒換了。美國一般的行動電話公司,每隔兩年就會補助用戶換新手機(只要用戶願意再簽兩年約),像我這種沒換手機的,雖然名目上享有無約在身的自由,但是其實是錯過了行動電話公司的大紅包。最近,我終於下定決心,想換一支 smart phone 來用一下。
話說我的上一支手機是 2006 年辦的 T-Mobile SDA,它其實是 HTC 做的 smart phone,但當時 HTC 還是小型公司,名氣不響,所以產品掛的是 T-Mobile 的牌子。四年來,這支可以上網的手機滿足了我大部分通訊的需求(因為它可以收發 email,用 Google map,還有勉強可用的 browser,雖然說沒有觸控式螢幕很難用),我對 HTC 的產品非常滿意。這次換機,因為有先前的好經驗,加上想要支持國貨(話說,HTC 是少數台灣願意花錢做品牌的公司,光是這一點,我就覺得應該要盡力支持),所以在找新機的時候,就以 HTC 的產品為主要目標;至於目前正紅的 iphone,因為我們公司很多人都對 AT&T 的網路小有抱怨(連線速度,訊號穩定度等),加上實在太多人都用 iphone,感覺用它的話很沒有自己的 identity,所以就不列入考慮之列。
時過境遷,現在 HTC 已經是有知名度的公司了。大部分的 operator,都有 HTC 做的電話。經過一番評比,還有去各家 operator 的客服中心試玩之後,我就決定要買 HTC EVO。不過,這支手機非常熱門,打從我決定要買的時候開始,它在 sprint 的網站上就一直是 sold out 且不得線上訂購的狀態,親自去了好幾家門市,也都是缺貨且不知何時會再鋪貨,就這樣從七月等到八月,眼看又到月底了,想買一支電話,竟然想了快兩個月還買不到,真是電子業出貨的惡劣示範。
最近,我又試了第三家 sprint 的門市,答案當然也是沒貨,不過他們可以讓我排 waiting list。我好奇地隨口問問,在我前面有多少人,得到的答案竟是那不重要,因為貨到的時候,他們會通知全部在 waiting list 上的人,然後先來到店裡的,就可以買到手機,晚來的就下次請早。他們說,最後一次進貨,是進了五支,當天之內就賣光了。在這種情形下,說實在的,等我真的買到這支手機,早已不知是何年何月。印象中,上次有賣到這麼熱的 3C 商品,應該是 Wii 剛發售的時候吧?據說,是 sprint 和 HTC 低估了這支手機的需求量,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缺貨,但是已經兩個月了,出貨量還沒有跟上需求,那我總覺得,這未免也反應太慢了吧??
看樣子想用到真正 up-to-date 的 smart phone,我還有得等哩!
This is a blog I started on September 2006, for a complete record of a cross-country driving trip that took me 15 days from Los Angeles,CA to Gainesville,FL. I would like it to be a blog for my traveling notes in the future. 我為了記錄一趟從 加州洛杉磯 到 佛州Gainesville,共計十五天開車橫跨美國的旅行,在2006年的九月啟用了這個 blog。未來我希望它成為一個讓我記載旅遊的記事的地方。
Sunday, August 29, 2010
Saturday, August 21, 2010
2010 May - Lake Tahoe
五月 Memorial Day 的長週末,我利用假期再度前往曾經去過一次的 Lake Tahoe。有別於灣區一般大眾,我來 Lake Tahoe 的時候都是夏天,反而不曾在冬天來滑雪過。
和上次一樣,從南灣出發,開了大約四小時的車,就來到了 South Lake Tahoe。找了一個湖邊的位子,坐下來把早上買來當午餐的麵包先吃了。從湖邊望去,圍繞著 Lake Tahoe 的高山上還有未融的積雪,讓湖景又多了一層不同的變化 - 去年冬天的雪量據說是近年來偏多的,因此儘管已經到了 Memorial day,理論上是夏季開始的日子,還有這麼多雪。
和上次一樣,從南灣出發,開了大約四小時的車,就來到了 South Lake Tahoe。找了一個湖邊的位子,坐下來把早上買來當午餐的麵包先吃了。從湖邊望去,圍繞著 Lake Tahoe 的高山上還有未融的積雪,讓湖景又多了一層不同的變化 - 去年冬天的雪量據說是近年來偏多的,因此儘管已經到了 Memorial day,理論上是夏季開始的日子,還有這麼多雪。
【遠山上的積雪讓湖景多了變化】
【同一個地方有順著湖邊的 hiking trail 可以邊走邊看】
【拍攝到此一遊照】
上次來 Lake Tahoe 的主要行程都是在南邊,所以這次我的計畫是第一天要沿著湖岸邊的公路繞到北岸,看看 Lake Tahoe不同的風貌。一路在湖邊有很多私人經營的觀光區,也有 California 或 Nevada 的 state park,景觀各有不同。可惜的是,照片是幾個月前照的,我已經有點忘了哪張照片是在哪個地點…
【停車點二,有很多遊客在此觀賞湖景】【這個是停車點一號,是一個 Nevada 的 state park。奇妙的地方是它有照相特別條款,如果遊客只是拍個像這種到此一遊的照片,而不是野餐或 hiking 的話,就只要付 $2 照相費,不用付正常的全價】
【同一個地方有順著湖邊的 hiking trail 可以邊走邊看】
【拍攝到此一遊照】
一路往北開到了 Nevada 和 California 在 Lake Tahoe 北岸的州界,這邊有一個山頂上的瞭望台,原本是古早時期蓋起來讓 ranger 駐在此地監看森林火災的。現在瞭望台已經取消,只剩下一個水泥基座的遺跡,倒是當年為了這座瞭望台建的路(要沿 Lookout Road 走到底就是了)還留著,讓遊客們可以走到這個突出的海角上,往下觀景。
【從瞭望台的遺跡往湖邊看去,視野開闊,景色一覽無遺。不過當初這個瞭望台建在這不是用來看湖的,而是應該要看背後的山有沒有發生火災】
【往左看是 Nevada 州境內的 Crystal Bay】
【往右看則是 California 的 Agate Bay】
【往左看是 Nevada 州境內的 Crystal Bay】
【往右看則是 California 的 Agate Bay】
下了山之後,我沿著 Crystal Bay 湖邊的 Lakeshore Blvd 往回開,又發現了另一個 state park。時間已晚,負責收費的 ranger 已經回家休息了,我就停了車換上短褲,走到湖邊的沙灘上。沙灘配上落日,看起來是非常溫暖舒適的金黃色,我一時興起,就開始往湖裡走去。結果,腳一踩進水裡,就發現湖水冰得刺骨 - 大約十秒鐘,腳泡在水裡的部分就完全沒有知覺了。原來太陽的金光只是騙人的,在高山上,融雪的湖水是沒有那麼輕易就可以加溫的。我被冷到之後,在沙灘上晒了好一會兒的夕陽,才重新暖和起來。
Saturday, August 14, 2010
2010 春遊 - Sednoa part 3
這次旅行,我在 Sedona 停留時間只有兩天一夜。後來覺得,好像不太夠,應該要再多留幾天的。旅行就是這樣,如果準備回家的時候覺得意猶未盡,那就算是成功的行程了。
第二天的計畫是從 Sedona 往北走,沿 Oak Creek 切割出來的峽谷北上。出了 Sedona 不久,AZ-89 就開始往山上爬昇,沿路上有好幾個 state park,但我暫時不打算停車。開到山的最高處,有一個休息/瞭望台,可以俯瞰整個 Oak Creek Canyon 的風景,那就是我今天預定的折返點。除了風景之外,這邊還有很多印第安人小販,在路邊擺攤販售一些記念品。
回程時我在 Oak Creek Canyon West fork 這個 trail 停車走了一小段。這條 trail 在許多介紹 Sedona 週邊景點的網站或書籍都有特別被提出來,原因是它是這整個區域裡,少數(幾乎是唯一)有遮蔭的 trail,如果想要夏天在這一帶 hiking 的話,它就是少數合理的選擇之一了。這條 trail 很平緩,沿著小溪前進,就算是最初級的 hiker,應該也可以很享受輕鬆的活動。唯一的困難,在於它一路上要跨過河很多次,而且只有最原始的木橋。雖然說水不深,掉下去也不會怎樣,但因為我背了一台相機,很怕一不小心把相機掉到水裡,所以走起來就覺得很礙手礙腳。要來這裡 hiking 的話,最好是帶著 hiking pole,過河的時候才比較有依靠。
第二天的計畫是從 Sedona 往北走,沿 Oak Creek 切割出來的峽谷北上。出了 Sedona 不久,AZ-89 就開始往山上爬昇,沿路上有好幾個 state park,但我暫時不打算停車。開到山的最高處,有一個休息/瞭望台,可以俯瞰整個 Oak Creek Canyon 的風景,那就是我今天預定的折返點。除了風景之外,這邊還有很多印第安人小販,在路邊擺攤販售一些記念品。
回程時我在 Oak Creek Canyon West fork 這個 trail 停車走了一小段。這條 trail 在許多介紹 Sedona 週邊景點的網站或書籍都有特別被提出來,原因是它是這整個區域裡,少數(幾乎是唯一)有遮蔭的 trail,如果想要夏天在這一帶 hiking 的話,它就是少數合理的選擇之一了。這條 trail 很平緩,沿著小溪前進,就算是最初級的 hiker,應該也可以很享受輕鬆的活動。唯一的困難,在於它一路上要跨過河很多次,而且只有最原始的木橋。雖然說水不深,掉下去也不會怎樣,但因為我背了一台相機,很怕一不小心把相機掉到水裡,所以走起來就覺得很礙手礙腳。要來這裡 hiking 的話,最好是帶著 hiking pole,過河的時候才比較有依靠。
【一路上要過很多原始的橋,看起來很危險,實際上是還好,因為真的落水了也不會怎樣】
【小溪看起來很平靜】
【河流的侵蝕造成岩壁底端的隧道造型】
【小溪看起來很平靜】
【河流的侵蝕造成岩壁底端的隧道造型】
今天我的時間計算有些失誤,造成我來不及走完這個 trail 就得回頭,開車回 Phoenix 趕飛機。不過,儘管時間有點趕,我還是在回程的時候在 Sedona 南邊的 information center 停車,找昨天介紹我那個看日落的景點的老伯。我覺得他的推薦很棒,值得特別向他道謝。剛好,在我之前的一組旅客問了很久的問題,好不容易他們說完了,我立刻衝上前去(因為趕飛機,快來不及了),跟老伯說「I just want to thank you for recommending me the overlook point on the Airport Drive. The view is gorgeous and I had a wonderful time here.」聽到這裡,老伯這個週末因為工作過度(應該很多觀光客來問問題吧)而有些疲態的臉上,就有了開心的笑容。事實上,很多在遊客中心服務的人員,最希望的還是自己的建議對遊客有幫助。如果可以的話,給他們一點正面的 feedback,我想是遊客們至少可以做到的回饋。
Saturday, August 07, 2010
2010 春遊 - Sednoa part 2
我曾經多次抱怨,說我不喜歡美國遍地都是,但是卻彼此相似,找不出特色的觀光小鎮們。這些小鎮,不論是在東岸西岸南岸還是北岸(有這個地方嗎?),給我的感覺都差不多,旅行多了之後,就會對它們開始麻痹,甚至開始產生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旅行到了何處。這就是為什麼我出來玩的時候,都不花太多時間逛這些鎮 - 逛一個鎮就等於逛了所有的鎮,逛完所有的鎮感覺也像只逛了一個鎮。
但終於 Sedona 打破了我心裡的這個障礙,它榮登我在美國第一個真心喜歡的觀光鎮。妙的是,若真要找個理由,我似乎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因為 Sedona 週邊的風景,使它比別的觀光鎮突出;也可能是因為這趟旅行的心情輕鬆,讓我更能欣賞這個鎮的有趣之處;也可能,是因為打從心裡已經不再對觀光小鎮有任何期待,結果反而有意外的驚喜。
要介紹 Sedona 這個小鎮,得花一整篇文章的長度。先來說說它的外觀 - Sedona 被群山環繞,四周充滿了形形色色的 red rock。為了搭配這樣的自然景觀,似乎本鎮有特別的規定,約束建築物的顏色,從上一篇文章寫到的 overlook 看下去,Sedona 城裡的建築好像大部分是綠、灰、磚紅三種顏色,雖然建物很多,卻看起來不顯眼,不會破壞自然的景觀;又或許是自然風景太美,壓過了人類開發能造成的影響。
在 Sedona 鎮上逛了一圈,跟其它觀光鎮很像,最大宗的商店是藝術品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或許是因為人類對美的追求是相當普世的價值,而且美的標準難以界定,而美的價值又難以衡量,所以開設藝術品店,對大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吸引力;不論店裡的東西如何奇特,都有機會找到買家;而且還可能有人願意付不知道是何道理的價錢。Sedona 有好幾個集中的藝術品 mall,內含各種不同的工藝品,從雕刻到繪畫到玻璃到各種難以形容的怪東西都有。這之中規模最大的,就是 Tlaquepaque 這個藝術品中心。它是一個墨西哥式建築的宅院,裡面有一百多間店,逛起來讓人覺得很悠閒愉快,是個適合 window shopping 的地方。類似這樣的 mall,在 Sedona 就有好幾處(我沒有一一前往)。
再來說到 Sedona 主街。這條主街上有幾間當地最有名的餐廳,和觀光鎮必有的記念品店。 Sedona 勝過其它觀光鎮的地方之一,在於它有準備「本地特色商品」,號稱用當地紅土染色的 T-shirt 和包包。看到的當下,說實在話,覺得實在是很土,不過土得很有特色。市街上最吸引我的,是一間手工蠟燭店,它是把彩色玻璃球挖空後灌蠟,點燃蠟燭的時候,玻璃球就會像小夜燈般整個發光,圖案設計得好的作品,看起來很漂亮。正當我要說,哇,這個商品實在獨特的時候,就在它的名片上發現,原來它也是連鎖店,在之前被我寫文章修理的 St Augustine 也有分店。果然心境不同,感受就不同,我去 St Augustine 那次完全沒有發現這家店。Sedona 主街上也有不少 information booth,在招攬 back country jeep ride 的生意,不過我時間有限,就沒參加。聽說這些 jeep tour 可以帶遊客去到用其它方法難以到達的觀景點,下次有機會再訪 Sedona,應該要來嘗試一下。
漫步在 Sedona 的主街,四周美景相隨,少了一分觀光鎮常有的人工喧囂,多了一分與自然相伴的愜意。觀光鎮不是不好,只是還是要觀光(這邊指的是自然風光的觀光)為先,小鎮居於次要位置,才是理想的搭檔。先前我說,討厭觀光鎮,多半是因為鎮本身太搶眼,感覺破壞了觀光這個主角的緣故吧?
但終於 Sedona 打破了我心裡的這個障礙,它榮登我在美國第一個真心喜歡的觀光鎮。妙的是,若真要找個理由,我似乎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因為 Sedona 週邊的風景,使它比別的觀光鎮突出;也可能是因為這趟旅行的心情輕鬆,讓我更能欣賞這個鎮的有趣之處;也可能,是因為打從心裡已經不再對觀光小鎮有任何期待,結果反而有意外的驚喜。
要介紹 Sedona 這個小鎮,得花一整篇文章的長度。先來說說它的外觀 - Sedona 被群山環繞,四周充滿了形形色色的 red rock。為了搭配這樣的自然景觀,似乎本鎮有特別的規定,約束建築物的顏色,從上一篇文章寫到的 overlook 看下去,Sedona 城裡的建築好像大部分是綠、灰、磚紅三種顏色,雖然建物很多,卻看起來不顯眼,不會破壞自然的景觀;又或許是自然風景太美,壓過了人類開發能造成的影響。
在 Sedona 鎮上逛了一圈,跟其它觀光鎮很像,最大宗的商店是藝術品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或許是因為人類對美的追求是相當普世的價值,而且美的標準難以界定,而美的價值又難以衡量,所以開設藝術品店,對大多數人都有正常的吸引力;不論店裡的東西如何奇特,都有機會找到買家;而且還可能有人願意付不知道是何道理的價錢。Sedona 有好幾個集中的藝術品 mall,內含各種不同的工藝品,從雕刻到繪畫到玻璃到各種難以形容的怪東西都有。這之中規模最大的,就是 Tlaquepaque 這個藝術品中心。它是一個墨西哥式建築的宅院,裡面有一百多間店,逛起來讓人覺得很悠閒愉快,是個適合 window shopping 的地方。類似這樣的 mall,在 Sedona 就有好幾處(我沒有一一前往)。
再來說到 Sedona 主街。這條主街上有幾間當地最有名的餐廳,和觀光鎮必有的記念品店。 Sedona 勝過其它觀光鎮的地方之一,在於它有準備「本地特色商品」,號稱用當地紅土染色的 T-shirt 和包包。看到的當下,說實在話,覺得實在是很土,不過土得很有特色。市街上最吸引我的,是一間手工蠟燭店,它是把彩色玻璃球挖空後灌蠟,點燃蠟燭的時候,玻璃球就會像小夜燈般整個發光,圖案設計得好的作品,看起來很漂亮。正當我要說,哇,這個商品實在獨特的時候,就在它的名片上發現,原來它也是連鎖店,在之前被我寫文章修理的 St Augustine 也有分店。果然心境不同,感受就不同,我去 St Augustine 那次完全沒有發現這家店。Sedona 主街上也有不少 information booth,在招攬 back country jeep ride 的生意,不過我時間有限,就沒參加。聽說這些 jeep tour 可以帶遊客去到用其它方法難以到達的觀景點,下次有機會再訪 Sedona,應該要來嘗試一下。
漫步在 Sedona 的主街,四周美景相隨,少了一分觀光鎮常有的人工喧囂,多了一分與自然相伴的愜意。觀光鎮不是不好,只是還是要觀光(這邊指的是自然風光的觀光)為先,小鎮居於次要位置,才是理想的搭檔。先前我說,討厭觀光鎮,多半是因為鎮本身太搶眼,感覺破壞了觀光這個主角的緣故吧?
Sunday, August 01, 2010
美國 KTV 初體驗
自從來到美國之後,我就再沒有去 KTV 唱過歌。本來唱歌就不是我特別喜歡的活動,加上平常也不太聽歌,我自然有更多順位排在唱歌之前的休閒活動,在休閒時間彼此排擠的效應下,「歌」這一塊幾乎就被我完全捨去了。反正,就算在我最常唱歌聽歌的大學時代,我也不是真的喜歡唱歌(正好相反,算是我最討厭的活動之一),只是朋友們常常要去,而且都市化的台北生活,可以選擇的群體休閒活動,還要男生女生都可以從事的,實在是不多,那我也只好跟去當分母了。
人在年少的時候總是比較能夠妥協,有時候為了同儕之間的共識,勉為其難做些不那麼有興趣的事,好像也無所謂。不過唱歌對我這種連小時候朝會唱國歌都可以唱到走音的音痴來說(有些人有所謂絕對音感,那我這種應該算是…絕對無感吧),實在不算是一種娛樂,反而比較像是一種身為團體的一分子,不得不為的義務。
所以,來了美國之後,可以不用三不五時就被叫去唱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棒了。回到台灣的時候,還可以動用「難得回國」這個理由附帶的特權,直接否決唱歌的提議,更是大快人心 XD。
剛好昨天,房東和他的朋友們相約去唱歌。話說在美國,唱 KTV 是很難得的娛樂,只有少數住在華人夠多的地方的幸福人(像 LA、灣區之類),才有機會。大家熱情相招,而我想起自己也真的好久沒去了,就好奇地跟去了。
灣區這邊的 KTV 連鎖店是「音樂隧道」,店裡整體的感覺和台灣人熟知的錢櫃、好樂迪等很像,但全面禁煙禁酒(違者處 $100 USD 罰款),感覺是以青少年客群為主的經營模式。
六七年不曾踏進 KTV 的我一坐下,才查覺到我對 KTV 的記憶是如此老舊 - 現在包廂裡理所當然地是採用 LCD 螢幕,想起過去包廂中間的超大台電視,我不禁傻笑了一下。點歌的系統和從前也大不相同了,音樂隧道的點歌是完全數位化的,由一台觸控螢幕的電腦來完成:操作介面可以像 iphone 一樣用手指往左右翻頁;當我像從前一樣很土地計算歌手的姓的筆畫數的時候,同行的朋友提醒我現在可以用手寫輸入法直接寫下歌手的名字;點好的歌被放在一個 queue 裡,可以很自由地操作 queue 的順序,來進行插播;當然,現在整個系統都數位化了,反應時間幾乎是零,以前在錢櫃催歌鍵按到手軟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現在的少年人,應該看不懂我在寫什麼吧),而且只要在上一首歌唱完之前一刻,決定下一首歌是什麼,就可以馬上播放;從前在台灣點粵語或英文歌才有的外掛插歌效果,自然也不存在了。雖然說,考量這些年電腦進步,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改變,但是對七年不曾唱歌的我來說,還是一下子覺得很驚奇。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還是灣區這邊中文歌單的完整程度 - 不論新的舊的,冷門的熱門的,都找得到,比起我的期待高出非常非常多(本來還以為,可能只有鄧麗君、費玉清之類的歌吧?)。比如說,我最喜歡的團體,無印良品的歌,就幾乎一應俱全,真是太感人了 - 話說無印良品這個團體存在的期間,正好和我的大學時代重疊,他們的歌,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我大學回憶的一部分。他們的解散演唱會也是我唯一去過的歌手演唱會,到今天還記憶猶新。
不過,最最讓我開心的,還是昨天我找到了光良單飛後第一張專輯的影子主打歌《雨》。話說當年無印良品解散後,光良的第一張專輯主辦了一個填詞比賽,製作單位在網路上先公布主打歌的曲,廣徵能人來填詞,而冠軍將會成為新專輯的主打歌。當年其實我很想參加這個比賽,不過我對音樂完全沒有才能,所謂隔行如隔山,最後當然只是想想而已。比賽最後選出了十個入圍者,網友們也可以評審,最後由姜憶萱所寫的《雨》勝出。
我還記得當初我很注意這個填詞比賽的事情,多年之後,在這裡分享我的心得。我記得第一次十件入選作品公布的時候,是把文字貼上比賽官網,讓大家用看的。那時候我對《雨》這個作品並沒什麼印象,因為光是看歌詞,會覺得整個文字很不通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等到後來聽試唱版,才驚為天人。我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填詞和寫作是兩回事情 - 歌詞並不能當做一般的文章來閱讀,要配合音樂,才是好歌詞。把這首《雨》放進它的曲裡,整個歌感覺自然流洩,一氣呵成,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整個人都呆掉了。真是難得的神作。
不過,最後這首《雨》竟然還是沒有成為光良單飛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而是變成「特別收錄」,而且唱片公司的理由很鳥,說什麼因為是第一張專輯,不想用悲傷的歌當作主打,而改成我覺得很芭樂的《第一次》為主打,實在讓人很難接受。而且,當年台灣所有 KTV 都只有《第一次》,而沒有《雨》可以點。不知道為什麼多年以後,反而在美國被我找到,真是太神奇了。
本文最後,來分享一下《雨》這首很少人知道的影子主打歌:
冷冷的空氣 濕紅的眼眶裡
裝滿憂鬱
默默地聆聽 窗外這場大雨
下個不停
傘下還有你的痕跡
勉強撐過這場雨
我卻沒有更多勇氣
堅強過這一個雨季
單薄的傘下 那是多麼孤寂
*聽雨的聲音 像悲傷的歌曲
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
我陪雨哭泣 雨卻還不肯停
寂寞的人才懂雨的心情
雨反覆唱著熟悉旋律
用悲傷的情緒
#聽雨的聲音 彷彿誰在哭泣
傾盆大雨淋濕我們愛情
雨模糊記憶 我忘記了冷靜
是經歷艱辛才走到如今
這漫長的路還有多少 泥濘
還沒有晾乾的外衣
悶在寂寞的房裡
面對明天沉重的心
懸掛著傷感的水滴
你我的愛似乎等不到 天晴
聽雨的聲音 是難過的心情
我的淚飄進冷冷的雨裡
雨何時才停 傷何時能痊癒
而我何時才能不再想你
積雨的感情終究還是 分離
下著雨的天氣 愛消失的氣息
想念你的心情 我淋著雨
人在年少的時候總是比較能夠妥協,有時候為了同儕之間的共識,勉為其難做些不那麼有興趣的事,好像也無所謂。不過唱歌對我這種連小時候朝會唱國歌都可以唱到走音的音痴來說(有些人有所謂絕對音感,那我這種應該算是…絕對無感吧),實在不算是一種娛樂,反而比較像是一種身為團體的一分子,不得不為的義務。
所以,來了美國之後,可以不用三不五時就被叫去唱歌,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棒了。回到台灣的時候,還可以動用「難得回國」這個理由附帶的特權,直接否決唱歌的提議,更是大快人心 XD。
剛好昨天,房東和他的朋友們相約去唱歌。話說在美國,唱 KTV 是很難得的娛樂,只有少數住在華人夠多的地方的幸福人(像 LA、灣區之類),才有機會。大家熱情相招,而我想起自己也真的好久沒去了,就好奇地跟去了。
灣區這邊的 KTV 連鎖店是「音樂隧道」,店裡整體的感覺和台灣人熟知的錢櫃、好樂迪等很像,但全面禁煙禁酒(違者處 $100 USD 罰款),感覺是以青少年客群為主的經營模式。
六七年不曾踏進 KTV 的我一坐下,才查覺到我對 KTV 的記憶是如此老舊 - 現在包廂裡理所當然地是採用 LCD 螢幕,想起過去包廂中間的超大台電視,我不禁傻笑了一下。點歌的系統和從前也大不相同了,音樂隧道的點歌是完全數位化的,由一台觸控螢幕的電腦來完成:操作介面可以像 iphone 一樣用手指往左右翻頁;當我像從前一樣很土地計算歌手的姓的筆畫數的時候,同行的朋友提醒我現在可以用手寫輸入法直接寫下歌手的名字;點好的歌被放在一個 queue 裡,可以很自由地操作 queue 的順序,來進行插播;當然,現在整個系統都數位化了,反應時間幾乎是零,以前在錢櫃催歌鍵按到手軟的事,再也不會發生了(現在的少年人,應該看不懂我在寫什麼吧),而且只要在上一首歌唱完之前一刻,決定下一首歌是什麼,就可以馬上播放;從前在台灣點粵語或英文歌才有的外掛插歌效果,自然也不存在了。雖然說,考量這些年電腦進步,這些都是非常合理的改變,但是對七年不曾唱歌的我來說,還是一下子覺得很驚奇。
不過,最讓我驚訝的,還是灣區這邊中文歌單的完整程度 - 不論新的舊的,冷門的熱門的,都找得到,比起我的期待高出非常非常多(本來還以為,可能只有鄧麗君、費玉清之類的歌吧?)。比如說,我最喜歡的團體,無印良品的歌,就幾乎一應俱全,真是太感人了 - 話說無印良品這個團體存在的期間,正好和我的大學時代重疊,他們的歌,在某種程度上定義了我大學回憶的一部分。他們的解散演唱會也是我唯一去過的歌手演唱會,到今天還記憶猶新。
不過,最最讓我開心的,還是昨天我找到了光良單飛後第一張專輯的影子主打歌《雨》。話說當年無印良品解散後,光良的第一張專輯主辦了一個填詞比賽,製作單位在網路上先公布主打歌的曲,廣徵能人來填詞,而冠軍將會成為新專輯的主打歌。當年其實我很想參加這個比賽,不過我對音樂完全沒有才能,所謂隔行如隔山,最後當然只是想想而已。比賽最後選出了十個入圍者,網友們也可以評審,最後由姜憶萱所寫的《雨》勝出。
我還記得當初我很注意這個填詞比賽的事情,多年之後,在這裡分享我的心得。我記得第一次十件入選作品公布的時候,是把文字貼上比賽官網,讓大家用看的。那時候我對《雨》這個作品並沒什麼印象,因為光是看歌詞,會覺得整個文字很不通順,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等到後來聽試唱版,才驚為天人。我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填詞和寫作是兩回事情 - 歌詞並不能當做一般的文章來閱讀,要配合音樂,才是好歌詞。把這首《雨》放進它的曲裡,整個歌感覺自然流洩,一氣呵成,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整個人都呆掉了。真是難得的神作。
不過,最後這首《雨》竟然還是沒有成為光良單飛第一張專輯的主打歌,而是變成「特別收錄」,而且唱片公司的理由很鳥,說什麼因為是第一張專輯,不想用悲傷的歌當作主打,而改成我覺得很芭樂的《第一次》為主打,實在讓人很難接受。而且,當年台灣所有 KTV 都只有《第一次》,而沒有《雨》可以點。不知道為什麼多年以後,反而在美國被我找到,真是太神奇了。
本文最後,來分享一下《雨》這首很少人知道的影子主打歌:
冷冷的空氣 濕紅的眼眶裡
裝滿憂鬱
默默地聆聽 窗外這場大雨
下個不停
傘下還有你的痕跡
勉強撐過這場雨
我卻沒有更多勇氣
堅強過這一個雨季
單薄的傘下 那是多麼孤寂
*聽雨的聲音 像悲傷的歌曲
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
我陪雨哭泣 雨卻還不肯停
寂寞的人才懂雨的心情
雨反覆唱著熟悉旋律
用悲傷的情緒
#聽雨的聲音 彷彿誰在哭泣
傾盆大雨淋濕我們愛情
雨模糊記憶 我忘記了冷靜
是經歷艱辛才走到如今
這漫長的路還有多少 泥濘
還沒有晾乾的外衣
悶在寂寞的房裡
面對明天沉重的心
懸掛著傷感的水滴
你我的愛似乎等不到 天晴
聽雨的聲音 是難過的心情
我的淚飄進冷冷的雨裡
雨何時才停 傷何時能痊癒
而我何時才能不再想你
積雨的感情終究還是 分離
下著雨的天氣 愛消失的氣息
想念你的心情 我淋著雨
Subscribe to:
Posts (Atom)